Quantcast
Channel: 范学德:回家的路
Viewing all 37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我只要求有作画的权利”——梵高书简之四

$
0
0



18863月至18886月。从巴黎到阿尔。以下文字分别摘录自《梵高艺术书简》《梵谷书简全集》和《亲爱的提奥》

 

远在梵高刚开始绘画时,他就跟弟弟提奥说:亲爱的弟弟,你始终忠实的帮助我,我多么强烈地感觉到我欠你一大笔的巨债!我真难以表达我的感恩。后来他又说,当我还清它的时候,作画的辛苦劳动亦将夺走我的终生,我会认为我还没有活过。(亦见《提奥》399页)

 


1887年,梵高事先没有跟提奥商量一句,就突然跑到了巴黎,住进提奥的家中。在那段日子里,提奥好象生活在炼狱中一样。314日,提奥写信给妹妹抱怨哥哥说: “非常明显,就好象有两个不同的人在他身上,一个人是旷世天才,美好,雅致,另一个人,自私,残忍无情。这两个人交替出现,一会儿你听到的是他用这一种方式说话,过一会儿听到的则是又一种方式说话,并且他总是一直争论并证明这互不相容的两者。真可惜啊, 他竟是自己的仇敌,他不仅令别人过不去,也使自己过不去。” (注1

 


妹妹回信劝解提奥说:看在上天的份上,离开梵高吧!

 


提奥不忍,他对妹妹说:真奇怪,若是他从事别的行业,我早就接受你的劝告,我经常自问,我这样不断地帮助他是否错了?我时常想要离开他,让他自行生活。接到你的信后,我把事情又想了一遍,我还是觉得这件事必须坚持下去。

 


他的确是一位艺术家,他现在所画的,即使不都是美丽的,但对他毕竟还是有意义的。他以后的作品,可能会优秀起来,迫使他离开正常的学习会成为憾事。

 


不管他是多么不切实际,如果他的技巧更加成熟,不必怀疑,终有一天他可以卖出他的画……” (注2

 


致提奥   1887夏,34岁,  巴黎

其实,为了你的健康和生意,你不应该保持独身。至于我,我觉得已经失去结婚生子的愿望了,有时候我也会相当诅丧,或许我应该35岁结婚,那时候我的感受会与现在完全相反。有时,我也会归咎于这种腐烂的绘画生涯。记得里齐宾曾经说过:“爱上了艺术,就等于丧失了真正的爱情。”我认为这句话一针见血,但另一方面,真正的爱情使你对艺术产生疲倦。

 

我早已觉得自己老迈破败,但仍然可以不时保持激情以减少一些对绘画的热情,一个人必须有野心才能成功,而野心似乎是荒谬的,首要的事是减轻你的负担,这并非不可能。。。或许现在,外表光鲜的比衣衫褴褛的更容易发达,更好地享受生活,总比自杀更好。——236

 

啊,我越来越感到人民是一切事物的根,你自己没有参入真实的生活,这总是令人遗憾的——我的意思是说,真实的生活本身,要比画画与做雕刻更有意思,养孩子比画画与做生意更有价值——当你想到你有一些像你那样脱离真实生活的朋友时,你感到你是活着。(《提奥》328/9页)

 

你是不是了解,我宁愿放弃绘画,也不愿意眼看着你以赚钱来杀害你自己。(《提奥》344页)

 

我画画的动机是为了成为一个艺术家。我将要继续画下去,在我的画中将出现一些有永久价值的作品,。。未来的画家将是前所未有的善于运用色彩的画家。(《提奥》346页)

 

我感到生命太短促了,消失得太快了——尽管如此,作为一个画家,他必须不断地画画。(《提奥》351页)

 

P395你同情画家,我想得愈多便愈觉得没有什么比去爱人更具有真正艺术气质的。如果一个人所作的乃有远大的目标,如果一个人知道他的工作有其重要原则及永续性,那么他的工作心态就更稳静。因此,你有双倍权力享有那稳静。

 

 

我正读到莫泊桑的《两兄弟》的一半。莫泊桑在该书序中宣声艺术家有夸张的自由,可与其小说中创造一个比我们这世界更美丽更单纯更予人慰安的世界,并进而阐释福楼拜尔此句话的意义:“天才是长久的耐心,创作是一种意志与洞察力的运作。”

 

致贝尔纳  1888318日,35岁,阿尔

答应过要给你写信,相告诉你乡间的景色震撼了我,像日本一样美丽,清澄的大气,鲜艳的色彩。水凝集成了漂亮的翡翠,山水间饱含蓝色,如同我们在皱绸(日本版画)上看到的那样。初生的太阳呈浅橘色,将大地映照得碧蓝,太阳非同寻常地壮观美丽。这个时候,我还没有真正见到过这个乡间的夏日美景。——256

 

致威廉明娜   1888320日,35岁,   阿尔

你大概想象不到我现在完完全全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以不用再做那些我不喜欢的事情。我已经开始工作,并且以为会永远这么做下去,尽管这里并没有什么令人不高兴的事情,这是与我记忆中那些欢愉的画面是不同的。。。但是加强所有的色彩能够再次获得宁静与和谐。自然而然地发生,与瓦格纳的乐曲相似。。。你想象一下,这会是一场绘画的革命。——257/8

 

致提奥   188849日,35岁,   阿尔

(我在画果园)我觉得这个题材还需要十多幅。你知道我在作品上是多变的。这种画果园的狂热不会长久地持续下去,因为这就是一个竞技场。稍后我必须画许多素描,因为我要画一些日本版画格调的素描。没有比趁热打铁效果更显著的了。。。我处于持续的工作狂热中。。。

 

P395调子与色彩真是难以捕捉的东西,卢梭做到了,但由于其搀混颜色的方法,使得调子日趋暗淡,因此他的画今日看来,几乎不可辨认了。一个人无法同时置身于两极与赤道,他必须选择一条路线;我选的可能是色彩。——260

 

致贝尔纳  1888618日,35岁,   阿尔

我一点也不反对到乡下去,因为我在那里长大。我依然被过去断断续续地影响着,永远存在这种渴望,播种者和玉米秸就是这样的标志。但是,当我开始画星空的时候,所有的景象都来自我的大脑。。。最美的画是你躺在床上叼着烟斗时想象出来的,但你永远都不可能把它画出来。然而已经起了头,不管你在面对自然的强烈之美时,对你所感到的这种不可名状的完美有多么不适。——277

 

P440我无法把他画得像原来一样地可爱,但我抗拒不了它的美,我听任自然,未尝思及一条法则;我在捕捉景物之时,毫不怀疑也不踌躇。我开始觉得自己跟刚来此地之时的我判若两人。我正回归到我来巴黎之前所寻思的事物上;我已回到我在努昂的实验上,那时我试学音乐不成,我深深领悟到我们的色彩和华格纳音乐之间的关系。

 

 

P436曼兹看到德拉克罗瓦那幅强烈而有启发性的 《基督之船》的刹那间,不禁转头大叫:我从来不知道只用一点点蓝和绿,便可使一个人变得如此恐怖!葛饰北齐也能令你发出同样的警叹,但他利用的是线条,是他的素描。你信中述及:那波浪是爪,船被钳在其中。此时你所感受的正是画家所欲传达的。若他把色彩或素描处理得很正确,你或许就不能产生那种感 受了。

 

P419我用墨水笔画下隆河两岸的乡村景色,我真地被这些素描搞得筋疲力竭。但这片广漠平原对我有强烈的魅力,所以尽管环境的确令人厌倦——频繁的西北风之唠叨与蚊子之恶毒——我却没有厌倦感。如果一个景致令你忘掉此种骚扰,那么它里头一定有些不凡的质素存在。然而你看得出并没有什么惹眼的东西,乍看之下倒像一张地图。

 

致威廉明娜    1888622日,35岁,   阿尔

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极其糟糕、瘫痪的艺术世界里,展会、画廊,所有的一切,所有的一切都被手里攫取了所有钱财的人所掌控。不要有片刻认为这只是我的臆想。总是在画家死后,人们才肯花大价钱来购买他的作品。他们总是轻视在世的画家,他们通过偏向那些去世的人的作品来愚昧地为自己的辩护。。。然而,绘画确实是一种享受。。。一个画家就应该是一个画画的人。。。此外,一个真正能拉好小提琴或者弹好钢琴的人在我看了是非常有趣的。他打开小提琴,所有的人可以整个晚上享受他的音乐。这是一个画家应该达到的境界。我现在时而就会获得这种快乐——280/82

 

P485认识自己本非易事,描绘自己又何尝容易!由于缺乏模特儿,我久未作人物画,此刻正在进行的是二幅自画像。其中一幅着手于此次病发后起床的第一天,画面上的我消瘦苍白得像个鬼魂;呈暗紫青色调,脸部黄白,色彩表尽病容。

 

我要使自己的素描画得更加潇洒。我现在试着夸张主要的东西,并且故意让明显的东西模糊。毕沙罗说的对:你必须大胆夸张色彩所产生的调和或者冲突的效果;正确的素描,正确的色彩,不是主要的东西,因为在镜子里的实物的反映能够把色彩与一切都留下来,但毕竟还不是画,而是与照片一样的东西。(《提奥》354页)

 

致贝尔纳  1888624日,35岁,   阿尔

有时候我画得非常快,这错了吗?我没办法控制。比如,我画了一幅30英寸的画《夏夜》,是我一气呵成的,留下吗?不可能。毁掉它,我为什么要那样做?你想,我在狂风肆虐的时候去画,难道我们不是要寻求强烈的思想胜过安宁的感触吗?但是在这种自然生成的工作环境下,在现场给它赋予性格的话就是宁静,控制得很好的感触一直是可能的吗?哦,上帝!对我来说是如此之少,就同击剑比赛中的突然袭击一样。——286

 

P412我必须警告你,每一个人均将认为我画得太快。你千万不要相信。执行创作的,难道不是情感,不是一个人对于自然的真挚感受吗?那情感有时强烈到使人们在画画时忘掉自己是在画画,笔触有时候会像一篇辞或一封信中的文字般地连贯流溢而出,此时应该记得的是,情况并非经常出现,了无灵感的滞重时日犹会及时来临的。(参《提奥》358页)

 

我最需要的不是朋友,而是不断地工作。。。只有在工作的时候,我才感到自己是活着的。然而在我单独一人的时候,我却指望临到我头上的情绪高涨的机会,那时候我让自己尽情地放纵。(《提奥》359页)

 


一切艺术家、诗人、音乐家、画家在物质状况上都是不幸的,这的确是一种怪现象,幸运的人也一样。莫泊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证据。它提出了这个永远不变的问题:生命的整体是不是会全让我们看到?或者我们所看到的死亡的一面,是不是只是圆球的一个半面。

 


画家们死去并且被埋葬掉,他们以自己的作品向下一代以后若干年代的人说话。这边是一切吗?或者还有更多的什么?在画家的生活中,死亡或许不是最苦的事情。(《提奥》360页)

 


我愈来愈感到,我们不应该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判断上帝,这是一种无法进行的研究工作。如果你喜欢某一个艺术家,对着他的一幅失败的习作,你能够做什么呢?你不会吹毛求疵地责备他,你会守口如瓶。但是你有权利要求更好的东西。只有艺术大师才能画得那样糟,或许这就是我们从它这里得到的最好的安慰,从此以后,我们就有权利去希望,我们会发现这双同样的有创造力的手,甚至凭它本身就能成功。(《提奥》360页)

 


我相信,希望自己成功的欲望已经消失了,我画画只是由于我必须画,使自己精神上不至于太痛苦而已。(《提奥》361页)

 


正像德拉克洛瓦与瓦格纳那样,他在工作确实使他的脑子过分疲劳,在那样工作后,唯一的散心与消遣是大喝一阵酒。或者大抽一阵烟,使自己茫然。(《提奥》362页)

 


在收获的季节,我的工作并不比实际进行收获的农民们的工作轻松些。我决不抱怨这一点,恰巧就在艺术生活中的这些时候,我几乎感到了我在真实的生活中所能感受到的快乐。(《提奥》362页)

 


我和一位画家步行去那儿,他说:其中有值得画的地方。我一个人到马裘山上眺望这平坦的风景已整整五十次了,所以那是可确定的。我又曾经跟一位非画家的朋友去,当时我说:它在我眼中和海洋一样美丽而无垠。这位深谙海洋的朋友说:我更喜欢此地,因为它的无垠不逊于海,而它的人烟味却是海所没有的。(参《提奥》363页)

 


我的一切作品都是以日本艺术为根据的。(《提奥》364页)

 


我愈是精疲力尽,生病,成为一个古怪的人,我就愈是一个艺术家——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恢复我信心与心的安宁的唯一办法,是好好干。即使身体垮了,但是我的这些画家的手指,却逐渐听使唤了。我的雄心是不使自己成为你太重的负担;如果跟着来的不是一场大灾难,我希望有一天会成功。

 


当然,我已经画上画的一块画布,要比一块空白的画布更有价值!真的,我的要求并不多,我只要求有作画的权利,我总算有了一个作画的理由。

 


绘画使我的身体受到了严重损害,使我的精神遭到了严重分裂,损害了我的从仁慈的观点看来可以并应该活着的生命。绘画使你花费了一万五千法郎。如果我使你想起绘画给我们造成的损失,这只是为了强调我们应该对自己说的话:我们已经走得太远,回不去了。(《提奥》366/7页)




附注:

 

 

1, 注2: 《 Van Gogh   A  Retrospeptive   Edited by  Susan Alyson Stein    Perk Lane 出版社 New York 106 页,第107




以下为梵高1886年作品





































以下为梵高1887年作品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当一个人开始画画时候就开始哭泣了——梵高书简之五

$
0
0


18891月至18904圣雷米。即使他在精神病院期间,他也画了大量的画。以下文字分别摘录自《梵高艺术书简》《梵谷书简全集》和《亲爱的提奥》

 

梵高的父母知道自己的儿子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生活之路。他父亲曾经说:我看他根本不知道生活的乐趣在哪里,这实在叫人伤心,他只 管低着头走路。我们都尽力帮助他找寻一处安身立命之所,他却选择最艰苦的道路。梵高的母亲也说:我总是害怕梵高不论在哪里或做任何事,他的怪癖、奇想和生活的态度总会坏事。当梵高的母亲看了梵高写给她的信后说:这可怜的孩子,他信上说得这么好,但我相信眼下他正过得十分艰难。

 

而他的弟弟提奥,作为最了解梵高的人,则一直为哥哥忧心忡忡。当梵高第一次躁郁症严重发作到割下自己耳朵,不得不被送往精神病院后,提奥写信跟未婚妻乔安娜说他有时好好的,很快又跌进神学和哲学的焦虑里。眼见苦难击倒他,却欲哭不能,实在叫人痛心疾首。可怜的斗士,可怜的受难者,这种时刻没有人能解除他那沉痛的悲哀。如果他曾找到一个人听他叙说心事,事情就不会演变到这般地步。

 

他又跟乔安娜说到没有人敢做梵高的朋友,只剩下自己忠实于哥哥梵高。提奥说:你也知道他一向不随俗。他衣着举止都反应他不寻常的个性,看见他的人都说他疯了他谈吐的方式,不是令人非常喜欢就是非常厌恶,不论是谁,甚至顶要好的朋友,也很难与他维持亲密的关系,因为他从不分担别人的感受。

 

提奥说:假如我有时间为他做些事情,我会去看他,和他一起徙步旅行。我想这是对他唯一有益的事。 如果画家中有人愿意这样陪伴他,我很愿意送他去。但梵高喜欢的相伴的那些人,都有些怕梵高,他们怕那些连高更都改变不了的事实。提奥所指的连高更都改变不了的事实。指的正是梵高将持续发作躁郁症疯狂病情的这件事实,这事实使梵高想见的每一个朋友,都回避着不敢去见他。

 

但是提奥从没有对梵高的艺术天才起过怀疑。他曾跟朋友提起兄弟俩持续的通信往来,说:如果人们了解梵高的思想有多么丰富,他怎样保持了自我,那么,人们就会知道,这些书信构成了一部多么不同凡响的大书。 (以上转自,陈韵琳:“梵高的艺术心灵与基督信仰”)

 



1889122日,当梵高画出《摇篮曲》后,他问自己也是问朋友,我是否真正用颜色唱出了摇篮曲。——342页。

 

致提奥    188972日,36岁,    圣雷米

我开始读莎士比亚集,触动我心的,正如现代某些小说家所揭示的,通过莎士比亚传达给我们数世纪前的人民的心声,那似乎是我们所熟悉的心声,鲜活如见其人。我们于伦勃朗的《朝圣者》或《犹太新娘》见到的哀伤柔情与不朽光辉,也在莎士比亚的字里行间中呈现。——342

 

致提奥    188979日,36岁,圣雷米

同时附上一些大自然的速写而非画作原稿。总得先画许多速写,才能画出一幅有个性的完整作品。。。我发现自己蛮喜欢那些知道我病了的人,再度跟曾经善待我的人见面,让我觉得世界更加美好。——353

 

我的好兄弟,这次是在一个刮风的白天,我在田野上画着有话的时候发病的。我将这幅油画寄给你。虽然发起病来,但是我还是把这幅画画完了。这幅画的确是一种更加认真地尝试。(《提奥》439页)

 

我呆头呆脑地跑到大夫那里,请求他允许我作画。画画似乎对我的身体康复至关重要。。工作比别的什么都更能使我散心。如果我能真正地使自己全身心地从事画画,画画也许就是最好的药物。(《提奥》439页)

 

等到我有力量继续作画的时候,我就要画生活中的圣人与圣女的肖像,他们看来似乎是属于另一个时代的。她们应该是今日的中产阶级的妇女,可是她们与早期的基督徒有某些共同的东西。(《提奥》449页)

 

P481我有一幅非常灿黄的麦田,可能是我的画中最明亮的一幅。丝柏经常占据我的思路,其线条及比例之美仿如一座埃及方尖碑,其绿有独特的风味,它是飞溅在一处灿亮风景里的一抹黑,最有趣的黑调子,是我 的想象国度中最难捕捉的东西。而后你应该看看以蓝为背景或融在蓝里的丝柏。为了描绘此地的自然,正如别的地方,你必须在其中生活一段日子。

 

致提奥    188979日,36岁,圣雷米

P485认识自己本非易事,描绘自己又何尝容易!由于缺乏模特儿,我久未作人物画,此刻正在进行的是二幅自画像。其中一幅着手于此次病发后起床的第一天,画面上的我消瘦苍白得像个鬼魂;呈暗紫青色调,脸色苍白,头发枯黄,色彩将病容表露无遗。

 

。。。事实上,我整日都在工作。。。让我们以北方人的冷静来面对现实吧!这讨厌的艺术生命快要耗尽了。我的力气日渐恢复,我害怕自己精力过剩。因为,努力守住画架前,并无需成为一个大力士。——356

 

P488为了成功,为了永远兴隆之故,你该有一付于我相异的脾气。我永远做不了我应该完成,应该冀盼追求的事。由于我时常陷入此一昏迷状态,我只能活在第五或第五流的艺术家当中。当我思悟德拉克罗瓦及米 勒的价值、原创性与卓越性之际,我胆敢说:是的,我也是重要人物,我必能有所成就!可是我必须根植于他们的成果,并朝着同一方向稍加运作我的能力。

 

致威廉明娜    1889919日,36岁,圣雷米

对于画家来说,有一个可以真正理解其作品的灵魂是一种安慰,事实上这种情况很少。——358

 

致母亲    18891020日,36岁,圣雷米

只有农夫是世界上最有用的人。。。我尊敬他们,我将自己看得卑微于农夫。对,我在帆布上劳作,就像他们在土地上耕种一样。——363

 

致贝尔纳    1889112036岁,   圣雷米

我面对自然,拼命地干了整整一年,几乎没有去考虑印象派或这样那样的什么派。。。我在这些抽象画法中看到了危险。如果我非常平静地画画,美的主题就会自动出现。真的,最重要的是,要在没有预先做出计划和没有巴黎人的偏见的情况下,到现实生活中去积聚力量。

 

 

人们有时从犯错误中找到正确道路。如实地描绘你的花园或按你喜欢的样子去画。在任何情况下,探求人物的特点与高尚的气质都是有益的。。。

 

 

不管绘画怎样令人生厌,不管我们生活的这段时间怎样不顺利,如果谁选择了这种手段去探索它,他便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忠实可靠的人‘社会使我们的生活朝不保夕,从而使我们显得软弱无力,使我们的创作不够完善。我相信,即便是高更,他本人也在忍受着同样的痛苦,不能发挥他的能力,尽管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画画的。我自己也因找不到模特儿发愁。但从另一方面看,这里又有美丽的景色。——368/9

 

致威廉明娜    189014日,37岁,圣雷米

幸运的是,更猛烈地一次亢奋和精神错乱已经过去,不严格地说,我根本没有感受到任何不适,我觉得和平常日子里一样。如果明天天气好,我将再次作画。——375

 

致阿尔伯特·奥里尔    1890210日,37岁,圣雷米

P496我对于奥里埃发表于《法兰西水星杂志》上 论述我作品的一篇文章感到极端惊异。我并不像他所说得那样来画;但我从此文理解到我应该怎样画,因为他非常正确的指出需要弥补的缺陷。我想作者写此文以引 导我,同时更引导其他印象派画家。因此,他对别人也对我提出一个理想的共同的自我;他简单的告诉我,我那非常不完美的作品里到处有优点存在;这是他的评语 里可安慰的一面,我为之感激,希望能就这一点对他表示谢意。可是大家必须明瞭,我的内涵并不博大的足以完成此一任务;我想这一席话似宜加诸高更身上,我只不过是辅助者。整个读来,奥里埃的文章令我觉得备受恭维;我认为它的夸张似如伊萨松在论及你的一文中所说的:此时艺术家们已不再吵嘴了,一项重要的运动与 蒙马特大道上的一家小店里悄然揭幕了。——380

 

致威廉明娜    1890220日,37岁,圣雷米

 “看一下我们的世界,当一个人开始画画的时候就开始哭泣了。乔托和安吉利柯在膝盖上画画,德拉克洛瓦充满了了悲伤和感受。。。几近微笑。。。他们似乎已经预感到了我们现在的无力、疾病和漂泊。

 

。。我一直相信一个人是从画肖像画学会思考的。有一些艺术爱好者不怎么喜欢它,但是就时间价值来讲肖像是非常有用的,就如同家具,总是能唤起人们很久以前的回忆 ——384

 

致母亲     1890220日,37岁,圣雷米

昨天提奥写信告诉我,他们在布鲁塞尔以400法郎的价格卖出了我的一幅画。。。(《红色的葡萄园》)。。这些钱少得可怜,但是这样我就可以努力成为一个多产的画家,在能维持合理花费的状况下工作。我们必须以自己的双手挣得面包,必须凑足那大量的开销。——384

 

致母亲     1890429日,37岁,圣雷米

身体欠佳有两个月了。。。最近的几天我画了一张炫目的太阳照耀下的草地,点缀着金色的蒲公英。我病得最严重的时候依然坚持画下去,画布拉邦特的回忆,苔藓屋顶的茅舍,秋日傍晚风暴之下的山毛榉篱笆,被红云环绕的落日。还有一幅画雪中菜地里收获绿色大头菜的女儿们。” ——387

 

你说我是工作狂,不,我不同意。我对我的工作非常不满意,唯一可以使我得到安慰的,是有经验的人对我说,你一定要不计报酬地画上十年,以后也许会出现好日子。

 

你知道我经常考虑的是什么吗?即使不成功,我仍然要继续我所从事的工作,好作品不一定一下子就被人认出来。然而这对于我个人有什么关系呢?我是多么强烈地感到,人的情况与五谷的情况那么相似,如果不把你种在地里发芽,有什么关系呢?你可以是夹在磨盘中间磨成食品的原料。幸福与不幸是两回事!两者都是需要的,都是有好处的。死亡或者失踪,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生命也是一样。即使面对着一种把我毁掉的、使我害怕的病,这种信仰也是不会动摇的。(《提奥》451页)

 

梵高最后的这句话,让我想起了耶稣的一句话,相信梵高对这句话很熟悉:“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见《约翰福音》第122325节。

 

2014 11月感恩节期间



以下是1888年作品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那永远的家乡近了——梵高书简之六

$
0
0


18905月至18907。应该为奥维尔时期18905月,春天里,梵高来到了巴黎附近的小镇奥维尔(auvers sur oise继续治病。这是他在世生命的最后一段路程。在这里,他用自己1882年的石版画《在永生之门》为底子,画了一幅油画。他解释说:“有种高贵、伟大的东西在那儿,它不属于蛆虫。。。这幅画远离所有的神学,它是在描述,那位坐在炉台边、最穷困、最渺小的伐木工。或者是矿工,都可以有自己发泄感情和心绪的时候,让他体会到一个永远的家乡,而且是已经接近了。”(注1

 

那心中渴望的永远安宁。早在1888年,梵高就在写给挚友贝尔纳(Emile Benard)的信中谈到了这安宁的源头:“你读圣经是好事。。。。。。唯有基督(而不是其他的贤哲们)肯定了永生,肯定了时间的永恒,死亡的空虚,以及安宁与投身对人生的必要性。这位基督曾在世上安宁地活着,他比一切的艺术家都伟大,他不用粘土,不用调色板,而是用活生生的血肉之躯作材料。这位超群的艺术家并不是用我们呆痴的头脑所发明的那些鲁钝的工具来作画,雕刻或写书。他大声地宣告,要使有限的人成为不朽。

 


虽然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基督不喜欢用写作来表达他的理念和感受,但是他并不排斥用口说比如(例如撒种者、收割者、橄榄树的比喻)。

 


这些比喻和描述把我们带上高原,让我们超越艺术的本身,却让我们看到生命创造的艺术,让我们体会到,不朽和活着两者可以同时并存。” (注2

 


以下文字分别摘录自《梵高艺术书简》《梵谷书简全集》和《亲爱的提奥》

 

 

致提奥和乔安娜     189052021日,37岁,奥维尔

奥维尔异常地漂亮,日渐稀少的茅草屋顶点缀在别的景物之间。因为我希望稳定下来,画些油画支付食宿——这里真是太美了,真正的田园,真正的风景如画。。。(加歇医生)他安排我住在一家小旅店,旅店要价6法郎一天,我自己找了一家3·5法郎一天的。 ——390

 


致威廉明娜     189065日,37岁,奥维尔 

在圣雷米的最后两周里,我像个疯子一样画画。

。。。。。。

比其余的所有我所拥有的技能都让我激动的就是肖像——现代肖像。我在色彩之中掌握了它,并且确定我也不是唯一一个通过这种方法掌握了它的人。请你注意,我不是说我应该可以做,而是说这是我的目标。我应该画一些肖像画,它们会出现一个世纪之后,那时现在活着的人都已经离世。我并不是要努力用摄影技术来完成,而是用我们富有人情的表现方式增强人物的个性。——396

 


致威廉明娜     1890612日,37岁,奥维尔  

 “昨天在雨中,我画了一大幅风景画,尽可能远地表现出了田地,从高度来看,不同的绿色徐徐变化。一片马铃薯田是暗绿色,苗床之间是充盈的深紫色。一旁的豌豆开着白花,一片田地被粉色的花朵覆盖着。还有一个小小的割草人,一片田地是成熟了的草,带着微红的色调,然后是各种小麦,白杨树,地平线的最尾端是蓝色的远山,一列火车沿着山脚开去,在绿色的植物之上留下白烟的痕迹。一条白色的路贯穿画布,路上有一架小马车,一座有着粗糙红顶的白色小屋立于路旁。” ——399

 


在给威廉明娜的信中,梵高叙述了他画的奥维尔教堂:“建筑物映着深紫色的天空,天空上有几块简单的深蓝色云彩,钴蓝色的彩色玻璃窗看起来如同佛青色的斑点,屋顶则是深紫色,有一部分是橘色,近景是一些开花的绿色植物,沙子上流动着彩色的阳光”。

 


P503昨天和前天,我画了嘉塞小姐的肖像;红色的衣服,背后的绿墙饰以一处橙,红地毯缀以一处绿,钢琴呈暗紫色。我以享受的心情来画这个人物,并容易下笔。我发觉它跟另一横幅的麦田配起来很好看。可是我们这时代的人依然无法了解存在于自然的两种片断间的奇妙关系,它们相互阐释又分划彼此。倒是有些人隐约感应到这个关系的存在,那就很难得了。有了此种感应,你将看出亮丽色彩的组合效果,而你若能以走过你身边的路人为对象画张图,则结果一定会漂亮的足以媲美往昔任何一个时代的人物画;我进而认为自然里往往蕴含着夏梵尼作品特有的优雅可爱情致——游移于艺术与自然之间的魅力。

 


致提奥和乔安娜     1890710日,37岁,奥维尔  

现在我的状态很好,我拼命工作,画了四幅油画习作和两幅素描。。。但是撇开一切野心,却成为我们能够共同生活多年而不致毁掉对方的因素之一。我还有一些画放在圣雷米,至少有8幅:我正在努力维持我的油画技艺。这是真的,我经历了许多艰辛才获得这种创作才能,一旦停止绘画,我将迅速地、轻易地失去它。前途变得更加黯淡,我一点也看不到幸福的未来。——410-11

 


致提奥    1890710日,37岁,奥维尔      

乔安娜的信刚到它不啻是一个降临我身上的福音,将我从极端的痛苦中解救出来,痛苦是我上次和你共度的时光引起的,那段时光对我们而言都很难挨。当我们都感到每天的生计有危险,感到生命何其脆弱之时,这岂能视为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回到这里,我觉得非常悲伤,而且不断地感觉到威胁你的那场风暴同样也在压迫我。该怎么办呢?你瞧,我通常总设法使自己完全快乐起来,可是我生命的根基饱受威胁,我的脚步也跟着摇晃起来。

 

 

我害怕我会成为你的负担,你会觉得我是一个令人畏惧的东西,而乔安娜的信清晰向我指出,你了解我正在努力工作,我付出的努力跟你一样多。

 


一回到这里,我又开始画画了——虽然画笔几乎从我的手指间滑落,我确信我想要的东西了。如今我已经完成三幅以上的大油画。两幅画的是雨后的天空和广漠无际的麦田,我不是费神去表现忧伤与寂寥之情。我会尽快把它们带到巴黎,希望你不久可以看到它们。这些作品能把我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东西传达给你,即我在乡间看到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412

 


致母亲    189071037岁,奥维尔 

就算为了健康,也很需要在花园中绘画,到野外观看花草的成长。

 

此刻,我完全沉醉于山脚边广阔的平原与麦田之中,浩瀚如海,一片犁过和播下种子的泥土上呈现出嫩黄色,嫩绿色,嫩紫色——正在开花的马铃薯一畦畦地交织其间,一切均在柔和的蓝,白,粉红,紫色调的天空的怀抱之中。我正处在极其平静的心境之中,处于绘画此景的心境之中。 ——412

 


致提奥    1890723日,37岁,奥维尔      

 “我亲爱的弟弟,我总是对你说,现在我再一次诚心诚意地重述一遍:一个尽自己最大努力勤奋不懈的人,肯定会获得成功。我要再次对你说,我始终认为你不止是一个专门经营画作的平凡的画商,透过我的幹旋,你实际参与了某些不朽的油画作品的绘制过程,那些作品即使在风暴中也完好无损。

 

因为这是我们的收获,这是我在这危急关头必须对你说的一切,或者至少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此刻,已逝艺术家作品的经销商和在世艺术家作品的经销商之间的关系,正处于异常紧张的时期。

 

至于我自己的作品,我正为它冒着生命的危险,而我的理智已经垮掉了一半。那没关系——据我所知,你不属于在世艺术家作品的经销商行列,你仍可走自己的路,本乎人性地做事,本乎人性地做选择。可是又有什么用呢?

。。。。。。

在忧思中与你握别道别


1890727日 ——第419页

 

 

1890729凌晨130,梵高在弟弟的怀抱中离开了这个悲惨世界,梵高最后的一句话是:但愿我现在就死去!”几个小时后,梵高的愿望实现了,提奥告诉妻子:“唯一可说的就是:他已经找到了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的安息。”

 

梵高安息了,提奥的心却再也无法安息,既没有人能安慰他,他也无法用文字写出自己有多么悲痛。他在给母亲的信中流着血与泪地哭泣:“一个不能找到安慰的人也不能写出自己有多悲痛,这悲痛还会延伸,只要活着,我就不能忘记。。。哦!母亲,他是我最最心爱的哥哥啊!

 

6个月后,1891125日,提奥也随梵高而逝。他被安葬在乌得勒支。“过了一些时候,(提奥德妻子)乔安娜在为了求得安慰而诵读《圣经:撒母耳记》时,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大卫作哀歌悼念扫罗及其儿子约拿单:扫罗和约拿单活时相亲相爱,)他们死时也不分离。(撒下第一章) 她把提奥的灵柩迁往奥维尔,葬在他哥哥的墓旁。” (3

 

两个墓碑的最上面,都写上了相同的一行字:


ICI  REPOSE” (在此长眠)。

 

 

 

注释

 

1,注2转引自: 临风 著 《绘画大师的心灵世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79页,第285287页。

3,《渴望生活——梵高传》(美) 斯通 著  常涛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521页。



以下是梵高1889年作品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梵高并没有自杀——读《梵高艺术书简》之七

$
0
0


梵高死了。大家都说他自杀了。

 

但我的朋友临风2011年底,在新浪博客发表了一篇文章:“什么?梵高不是自杀的?”他介绍了一个最新的研究成果说,梵高没有自杀,他是被少年人误伤的。(注1

 

这个新结论出自史蒂芬·纳菲( Steven Naifeh)和乔治·怀特·史密斯 (Gregory White Smit),两位都是美国著名的传记作家,并且是普立策奖得主。他们和20多名研究人员以及翻译人士一起,经过10年合作得出了这个颠覆性结论——当年梵高不是开枪自杀,而是遭人误杀。在他们2011年出版的长达960页的《梵高的一生》(In Van Gogh: The Life)这部著作中,他们宣布了这个结论。他们通过许多片段勾画了这样一副景象,从来没有人见过梵高带枪,那支枪后来就没有人找到过。梵高在受伤前并没有在田间作画。他是在城里,有几个青少年拿着枪,不知什么原因,枪支走火了,梵高中弹受伤。当时警方并没有仔细调查,更没有人验尸。当警察过来问梵高,你是否试图自杀,他说:“我想是的”。可是,他又接着说:“请不要谴责别人。”这句话很奇怪。为了保护少年人,他守口如瓶,直到死去。

 

根据《名利场》杂志报道,枪伤专家文特森迪马尤博士也认为梵高的伤口不是自己造成的,他说,梵高很有可能没有朝自己开枪(注2

 

也许,是自杀,还是他杀?这个问题会争论很久,但不可改变的是一件事实:梵高死了,年仅37岁。

 

Emile  Bernard   73010点多钟赶到了奥维尔,他看到了梵高的弟弟提奥和几个朋友。梵高的棺木已经盖上了,那副红发基督的受难画像,悬在棺木的正后方,棺木上铺着一大块简单的白布,和许多的鲜花,金色的向日葵花,黄色的大丽花,到处都是黄色的鲜花。黄色,这是梵高喜欢的颜色,“这是在他的作品中和他心中他梦想着要发现的光的象征( Symbol of the light that he sreamed of finding in hearts as in artworks)”。棺木附近,还放着他的画架,他的折叠椅和他的画笔。

 

加歇医生在告别梵高时说:“文森特没有死。他永远不会死。他的爱,他的才华,他所创造的非凡的美,将千古长存并为这个世界增添光彩世界。”(注3

 

下午3点钟,棺木被抬上了马车上,几位朋友哭泣了,而提奥则一直没有停止那撕裂心肠的抽泣。(注4

 

Dr. Gacher 本来准备在梵高的埋葬仪式上说几句话,但他极度悲哀,哭泣着说不出话来,他最后说,梵高是一个诚实的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只有两个目标:人性和艺术。

 

 “那一刻谁能不哭泣?那一日有太多的悲哀!” (Bernard 语)(注5)为梵高,为艺术家,也为我们自己。

 

小说家Octave  Mirbeau 1894131日记载了Tanguy 对梵高之死的反应,噢!可怜的梵高!何等的不幸!如此的天才,这般善良的孩子!这是伟大的作品,是,还是不是?这么多的杰作,如此之多的杰作,何其美丽!但是,我们却再也看不见他了。(注6

 

梵高过世半年左右,最爱哥哥的提奥也过世了。不久,提奥的妻子约翰娜发现了梵高写给提奥的大量信件,处于极度悲伤中约翰娜阅读了这些信件,她告诉朋友说:“文森的信帮助我承受生活中的无常,让我能够心平气和地接纳自己,让我体会到什么是‘安宁',文森和提奥两个人都认为这是心灵的最高境界。从读信的那年冬天起,我虽然还是孤单,但是我找到了安宁。我开始了解,什么是’‘悲伤中的喜乐’”(注7

 

但是,悲伤并没有过去。


1971年美国歌手·麦克莱恩Don Mclean)创作并演唱纪念梵高的著名歌曲——《starry starry night 》(参考了几个译本,我修译如下)

 

 

starry starry night    繁星点点的夜晚

paint your palette blue and grey  你的调色板涂满了蓝色和灰色

look out on a summer's day 你在夏日向外张望

with eyes that know the darkness in my soul 用那深知我内心黑暗的双眼

 

shadows on the hills 丘陵上的阴影

sketch the trees and the daffodils 勾勒出树木与水仙的轮廓

catch the breeze and the winter chills捕捉微风与冬天的寒意 

in colors on the snowy linen land 色彩变幻在雪白的亚麻布上

 

now I understand现在我终于明白了、

what you tried to say to me你想对我说的话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 清醒令你如何受苦  

how you tried to set them free 你如何试图让他们获得自由  

they would not listen they did not know how他们不曾倾听,也不知如何倾听

perhaps they'll listen now 也许,现在他们会了?

 

starry starry night 繁星点点的夜晚

flaming flowers that brightly blaze 火红的花朵如烈焰明亮

swirling clouds in violet haze 漩涡般的云朵似紫罗兰的娇颜

reflect in Vincent's eyes of china blue 映射在文森特青瓷般湛蓝的双眼 

colors changing hue 色彩变幻万千

morning fields of amber grain 清晨琥珀色的稻田里

weathered faces lined in pain  镌刻了痛苦而饱经风霜的面庞 

are soothed beneath the artist's loving hand 在画者充满爱心的手下

获得安慰

 

now I understand现在我终于明白了、

what you tried to say to me你想对我说的话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 清醒令你如何受苦  

how you tried to set them free 你如何试图让他们获得自由  

they would not listen they did not know how 他们不曾倾听,也不知如何倾听

perhaps they'll listen now 也许,现在他们会了?

 

 

for they could not love you 尽管他们不曾爱过你

but still your love was true 但你的爱依然真挚

and when no hope was left inside 当内心的希望全部消失

on that starry starry night 在那繁星点点的夜晚

you took your life as lovers often do 你如爱侣殉情一般,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but I could have told you 但我该告诉你

vincent,this world was never meant 文森特,在这个世界上

for one as beautiful as you 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你一样美好

 

starry starry night  繁星点点的夜晚

portraits hung in empty halls 空荡的大厅里悬挂着你的自画像

frameless heads on nameless walls 幅幅没有画框的头像,悬挂在一面面没有名

字的墙上

with eyes that watch the world and can't forget 双眸注视着这世界,令人难以忘怀

 

like the strangers that you've met 如同你曾遇到的陌生人

the ragged men in ragged clothes 褴褛的人儿裹着褴褛的衣衫

the silver thorn of bloody rose 恰似血红玫瑰上银白的利刺

lie crushed and broken on the virgin snow 夭折破碎于初雪的大地

 

now I understand现在我终于明白了、

what you tried to say to me你想对我说的话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 清醒令你如何受苦  

how you tried to set them free 你如何试图让他们获得自由  

they would not listen they did not know how 他们不曾倾听,也不知如何倾听

perhaps they'll listen now 也许,现在他们会了?

 

2011年年底,我去巴黎,参加了一个福音营。结束后,尹磊和周正谊两位朋友带我去了奥维尔——梵高和提奥的安息之地。那天整天是阴天,但就在我站在墓地前后那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里,天下了蒙蒙小雨。

 

天空中似乎回荡着梵高的遗言:悲哀将永远长存。

 

回到美国后,我写了一篇长篇游记:“走向梵高的墓地”,一位网友说:“读这篇游记的时候,突然想到米沃什的一首诗,《诱惑》,不知传道你有没有读过,分享一下。

我在星空下散步,
在山脊上眺望城市的灯火,
带着我的伙伴,那颗凄凉的灵魂,
它游荡并在说教,
说起我不是必然地,如果不是我,那么另一个人
也会来到这里,试图理解他的时代。
即便我很久以前死去也不会有变化。
那些相同的星辰,城市和乡村
将会被另外的眼睛观望。
世界和它的劳作将一如既往。

看在基督份上,离开我,
我说,你已经折磨够我。
不应由我来判断人们的召唤。
而我的价值,如果有,无论如何我不知晓。’

 

可惜,我连那位网友的名字都忘记了。在悲哀中我结束了这篇文章。

 

(全文结束)

 

2014年感恩节前夕,终于完成了初稿,了却了三年前的一个愿望,就算为对梵高的一点纪念吧。

 

1,临风文链http://blog.sina.com.cn/s/blog_80f0b1d70100yq09.html

2,自杀or他杀 梵高之死的惊人真相(双语)http://edu.sina.com.cn/en/2014-11-21/141683918.shtml

2014112114:16  新浪教育  外语

3, 斯通 著,《渴望生活》,第520

4,注5,注6: 《 Van Gogh   A  Retrospeptive   Edited by  Susan Alyson Stein    Perk Lane 出版社 New York ,第220 页,第221页,第222页,

7:转引自 临风 著《绘画大师的心灵世界》第 285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主你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诗篇30: 4——7)

$
0
0



冷风刺痛了我的脸,阴云一层层,片片仿佛都压在我心上,独自一人,顶着风,我走向空无一人的荒地。

 

野草也憔悴。南去的大雁,叫声凄凉。

 

心中默想着《诗篇》第30篇中的几句话:" 他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 主啊,我知道生我的气,你养育我这么多年,但我还是时常悖逆你,我伤了你的心。阿爸父啊,我的心也碎了,我的灵痛苦,我的生命在挣扎之中。阿爸,收回你的怒气吧,我是你孩子。

 

是的,你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但让我无须频频回首往事,也不必在焦急中注目远方,就在今天,就在这里,赐下你的恩典,显出你恩待我的凭证,让我亲眼看到你奇妙的作为。

 

荒草正在死去。它们的绿色流干了,枯萎了,但它们依然一片黄褐色凝重,一株倒下来,靠在另一棵的肩上,它们聚在一起,在风中摇动,弯下,又挺起来。力量在大地深处凝聚,它们在等待春天。一个冬天,对于它们来说,不过是一宿。

 

主啊,你的怒气背后隐藏着你的恩典,你管教我,是让我不要陷得太深、太久。你呼唤我回家,在你的恩典中,才有生命和生命的喜乐。

 

我低声地吟唱,一遍又一遍:“一宿虽然有哭泣,早上便必欢呼。”  夜幕低垂,我的眼睛里饱含着泪水。孤独吞噬着我的心,忧愁是拨不开的黑云。我的良人,我的挚友,你在哪里?求你不要不理我,求你不要远离。没有你,这人生无论多灿烂,也不过是一片荒原。

 

是的,主你也在哭泣,为拉撒路,为耶路撒冷,也为我。主啊,让我在我的哭泣中听到你的哭泣,我的泪珠,跌进你的泪水。把我拉到你的翅膀底下,那里是万古磐石。但我多么愚蠢啊,我有时竟然不愿意,我要靠着自己站立。而我脚下的每一块土地都在陷落,我也正深陷其中。

 

主啊,救我。伸出你带着钉痕的手,把我从深渊中拽出来。主你是我的高台,我的山寨,你是我的避难所。你是我的家。

 

“一宿虽然有哭泣,早上便必欢呼。”  现在就是欢呼的时刻。

 

看哪,太阳出来了!大光普照大地,让我欢呼,尽情地欢呼,我的主给了我生命,他使一切都成为新的了。新的一天,新的生命,新的一首歌。主啊,赞美你,你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我要住在你的殿中直到永永远远。阿门。

 

主啊,让我更深地爱你,让这爱在心中筑起一座圣殿,你住在这里直到永永远远,阿门。

2014.12.2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我也蒙了大恩——圣诞笔记

$
0
0


这么一句话我想了许多年,还没想明白。但只要想到它,心中就充满了感恩。眼下,圣诞节又要到了,我又一再想起了这句话,那是人间听到的关于圣诞的第一个消息,它记载在《路加福音》第一章中,天使加百利对玛利亚说:“蒙大恩的女子,我问你安,主和你同在了!”

 

 

“蒙大恩的女子,” 上帝把生下耶稣基督的恩典赐给了她,这是何等大的恩典。多么美好。

 

 

很久以前,伟大的教父俄利根就说过,天使给了玛丽亚一个新的称呼,“这个称呼。我从没有在圣经中其他地方看见过。天使说,‘蒙大恩的,我问你安。’”(注1

 

 

隐修士约翰说:“真奇妙!上帝来到了人类当中;无物能容的上帝被怀在母胎里;不受时间限制的一位进入了空间;还有一个伟大的奥秘就是:他的成孕不需要男女的结合。他的倒空难以形容!这是多么伟大的奥秘啊。” (注2

 

 

宇宙的秘密居然在一个子宫中,人的救赎者在一个被拯救者的生命里,永恒的光被黑暗包围着。空间的创造者自愿地被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无始无终者有了一个确定的开始,这一切完全超出了我的理解,我永远也明白不了,也解释不清楚,只能说,奇妙,奇妙,无可言说的奇妙。恩典,恩典,道不尽的感恩。

 

 

《约伯记》再三赞叹“上帝奇妙的作为”,(第37章)大卫赋诗:“这样的知识奇妙,是我不能测的。”(诗篇1396)奇中又奇,妙中又妙,莫过于“道成肉身”,我只能凭信心相信,并为此而感恩。

 

 

康德认为,崇高就是 “与之相比其余一切都是渺小的”,它“超出了一切对伟大的理解。”只有救主是真正的崇高,因为他是最伟大的,却甘愿成为最卑微的,以便使我和我的兄弟姐妹——这些最卑微的人,有一天可以呼唤那位最伟大者,我的朋友,我的长兄。主啊,你取了我们的人性,以便我们可以分享你的神性;你成为软弱,以便我们担负我们的软弱。这样的恩典,真是无比的崇高。

 

 

 

多年来,我一直以为,“蒙大恩的,”这仅仅是对圣母玛利亚说的。现在我明白了,这也是对每一个女子,每一个男子说的,是对我说的,只要承认玛利亚的儿子——上帝之子的耶稣基督为自己的救主,心里相信,口里承认,他们就分享了上帝赐给玛利亚的大恩,充满了主的恩典。天上,人间,还有什么恩典能比这更大美好?耶稣基督成为我的主,他将把我从罪中拯救出来的救恩白白地赐给了我,我怎能不承认:我蒙了耶稣基督的大恩,我是蒙了天父厚爱的孩子。

 

 

是的,这就是圣诞节的真理:我也蒙了大恩。我是蒙上帝所爱的孩子,主爱我,为我而生,为我而死。他进入我生命之中,成为我的主。

 

 

生命就是一个恩典。

 


被主救赎的生命是双重的恩典。

 

 

这是每一天的恩典,离开这恩典,我连一天也活不下去,阳光,雨露,空气,水,土地,哪一样我可以离开,甚至在我没有祈求之前,在我还不会祈祷的时候,主就已经把它们都赐给了我,并且每一天都赐给我。

 

 

主啊,是你赐给了我今日的饮食,从身体到心灵。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的好,人就是两条腿的不知感恩的动物。我常常忘记了感恩。

 

 

蒙主所爱的孩子啊,要感恩。你要像犹太人那样每日三次祈求:主啊,我(们)感谢你,为你那些每天都伴随着我们的奇迹,为你无所不在的神奇。(3

 

 

活出今天的恩典,这就是新生,也是永生。

 

201412.3

 

 

注释:

1 ,注2 ,《古代基督信仰圣经注释丛书》(新约篇IV  路加福音),台湾,校园出版社 2007年,第20

 

3《觅人的上帝》 海舍尔 著, 郭鹏  吴正选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7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我知道我的日子不多了(走进内室25)

$
0
0

 

今天早上一翻开圣经,我愣住了。映入我眼睛的是五行诗句,我曾用粉色的笔标出来的。诗是大卫写的:

 

耶和华阿、求你叫我晓得我身之终!

我的寿数几何?

叫我知道我的生命不长!

你使我的年日窄如手掌;

我一生的年数,在你面前如同无有。”

 

主,这是你今天要对我说的话吗? 几天前读过这首诗,但没有很深的感受,而今天,它像一道闪电撕开我心中的天幕,如被雷电击中的强烈的感觉一阵阵袭击了我。我心里有点酸,泪水涌了上来,想哭。

 

以前我不喜欢有人一翻开圣经,看到哪句经文就说,上帝今天借着这段经文对他说话了。我还重复一个老笑话,你要是一下子看到犹大“出去吊死了”可咋办啊。但我今天的确看到了,上帝就是借我一打开圣经就看到的这几句诗对我说话了。上帝知道得很清楚,从今年过了阴历六十岁生日的那天起,我就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怎样面对我即将要来临的死亡?

 

一遍又一遍地看这几句,心里不断地与上帝对话。

 

主啊,我不敢恳求你让我晓得我生命的结局,也不求知道我的岁数有多少,我就求当那一天到来时,我能死在你的怀抱中。无论我这一生有多少失败,我希望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的兄弟姐妹中有几个人能说,我真诚地爱过他们,他们能说老范是个好人,范大哥是个好人。虽然我深知自己的软弱,但主你知道,我真的尽力去爱了,即使有时因此而受到伤害。主,如果一个这样说的人也没有啊,就求你对我说一句话,我可怜的孩子。

 

“叫我知道我的生命不长,主,我不必知道了,十多年前我就知道了,那是在北京火车站,我第一次听到陌生的孩子叫我爷爷,从那时起我就知道,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我在这个世界里剩下的日子不多了。真不甘心哪,我四十岁才认识了你,真是太晚了。算到今天,尝到你赐给的生命之美好还不到二十年,虽然也历经风波,但我真的尝到了,尝到了才明白,你的慈爱比生命更美好。可惜我虚度了四十年,二十年中又浪费了许多,生命是如此短暂易逝,主,我知道了。就是长命百岁,在你面前,也不过是瞬间。


 

因我所遭遇的是出于你,我就默然不语。主啊,我所遭遇的一切,从出生到现在,都是出于你吗?每一件事都是出于你?每一件事,就连我六岁因饥饿而偷吃了弟弟的饼干并且第一次想到了死也是出于你吗?我生命中这么多的挣扎和伤害也都是出于你吗?主,你是不是太狠心了点?你于心怎能忍下一个六岁的孩子想死,就因为他就想吃几块小饼干。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人,站在河边想投河自尽,主,你动容了吗?

 

没有任何神学能安慰我,能够解释清楚。只有你的爱子耶稣在十字架上的那句呼喊能安慰我的心:我的神,我的神,你为什么离弃我?!从古到今,只有这一问是天问?但天无语。今天我知道了,你的爱子是因我们的罪被你离弃了,因你不愿意放弃我们这些弃绝你的人。那我们呢?我哪?我是因自己的罪、他人的和社会的罪,被你离弃。罪使我、我们与你隔绝了。

 

多年来,想起过去这些往事,我问过无数次这是为什么?问了又怎样,没有回音。其实,就算解释清楚了,又如何,过去的已经永远过去。主,今天,我不敢像大卫那样说 我所遭遇的是出于你,我只能说,我所遭遇的一切都是你允许的,但尽管遭遇了那么多的苦难,你还留了我一条命,给我开了一条活路,耶稣就是这条路。我感谢你,你对我不弃不离。

 

但是,主,有一点我可以学大卫,因我所遭遇的是出于你,我就默然不语。从今而后,我不再问为什么了,不祈求,也不抱怨,保罗当年身上有一根刺,他求了主你三次,按照犹太人的用法,就是许多次,但你也没有拿去那根刺。只是说,你的恩典是够用的。所以,我只求你赐给我足够的恩典,使我可以度过在这个世界上余下的日子。

 

诸般你的恩典中,主,我像大卫一样求你,让你成为我的盼望。就像大卫说的那样:“主啊,我如今等什么呢?我的指望在乎你!”在绝望的时候,忧伤的时候,软弱的时候,主,你是我的希望,唯一的希望。

 

 

 

情绪还是有一点激动,我戴上耳机,想听点音乐。妻子和儿子前几天帮我把一些歌下到了我的音乐盒里,还教会了我怎么下载。我想听听歌,一边听,一边再思想这首诗歌。没想到,随便一点,那段熟悉的音乐就来到了耳边。是百老汇音乐剧《rent》(中文翻译成《吉屋出租》)里面的一首歌,ROGER唱的,One Song Glory”(一首歌,荣耀)

 

今天怎么了。不管它,听下去。一个沙哑而苍凉的声音唱到:

 

One song glory, one song before I go  一首荣耀的歌,一首歌在我离世之
Glory, one song to leave behind
  荣耀,一首歌,留在我身后
Find one song, one last refrain
  找到一首歌,最后的副歌
Glory, from the pretty boy front man
  荣耀,在人前从漂亮男孩生命中彰显。

 

Who wasted opportunity  他曾浪费了机
One song, he had the world at his feet
一首歌,在他脚他有个世界
Glory, in the eyes of a young girl
荣耀,在一个年轻女孩的眼中
A young girl, find glory
一个年轻的女孩,找到荣耀。

 

Beyond the cheap colored lights    超越这些廉价的彩
One song, before the sun sets
  一首歌,在日落
Glory, on another empty life
  荣耀,在另一个空虚的生活中

 

Time flies, time dies  时光荏苒,岁月死
Glory, one blaze of glory
  荣耀,熊熊闪烁的荣耀,
One blaze of glory, glory
   熊熊闪烁的荣耀,荣耀。

 

Find glory in a song that rings truth  在一首回荡着真理的歌中寻找荣耀
Truth like a blazing fire, an eternal flame
那真理像熊熊的大火永恒的火
Find, one song, a song about love
  找一首歌,爱之歌
Glory, from the soul of a young man
荣耀,从一个年轻人的灵魂中洋溢

 

A young man, find the one song  一个年轻人,找到一首歌
Before the virus takes hold
在病入膏肓之前
Glory, like a sunset
荣耀,像夕
One song to redeem this empty life
一首歌,救赎这个虚无的生命。

 

Time flies and then  时间飞逝,然
No need to endure anymore
   不再需要忍
Time dies
  一了百了。

 

越听越难受,荣耀,空虚,一首歌,爱情,这岂不正是我以往的挣扎,面对着虚无的人生,渴望从亲情,友情和爱情中得到拯救,渴望从事业中获得救赎。他想的是一首歌,我想的是一本书。但当书印出来之后,却发现不过是在封面印上了我的名字,那名字,不过是一个符号,一阵风。

 

上网,找到这首歌的英文歌词,一边听歌,一边把它翻译成中文。

 

“在一首回荡着真理的歌中寻找荣耀!”这歌必定不是从我发出的,因我早就知道了,我的生命中弥漫着谎言,正因为有谎言,我才去寻找真理。不,连我寻找真理的愿望也往往是虚假的,我所知道的善,我不去做;我不愿做的恶,我却时常去做。这是寻找真理吗?

 

是真理来寻找我。是耶稣来寻找我。主耶稣,你就是真理,是与道路、生命合一的真理,这样的真理才是一首歌:爱之歌;在我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之前,你就已经爱了我。这爱,才真正彰显了荣耀:上帝的荣耀。

 

想起了一首歌,正是圣诞季节经常听到的一首歌——《天使歌唱在高天》,它的副歌一再唱到:“荣——耀,荣耀,荣耀归于真神。荣——耀,荣耀,荣耀归于真神。”我听过也和几十人、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一起,高唱这首歌曲,歌声洋溢在教堂,歌声传遍大地,歌声在群山间回荡:“荣——耀,荣耀,荣耀归于真神!”

 

人,即使在他最美好的时候,离荣耀也有无限的距离。荣耀属于上帝,耶稣基督。

 



又一次次读《诗篇》第39篇。大卫最后说:

求你宽容我,

使我在去而不返之先可以力量复原。

 

这是什么意思?上网——《基督教圣经》,看看中文的几个主要译本是怎么翻译的。吕振中译本:求你转脸、别瞪着我,使我在往而不返之先得有喜色。”天主教思高本:求你转移你的目光,不要怒视我,使我一去不返之前,能得享安乐。”现代中文译本:求你宽容我,让我在去而不返之前有一点儿安乐。”新译本:“求你不要怒视我,使我在去而不返之先,可以喜乐。

 

看到“求你转脸,不要怒视我”的翻译,我笑了。是啊,这就是孩儿跟爸爸的谈话啊。老爸,别这么看我了,我受不了。大卫果真是诚实。主啊,我也像大卫一样,向你恳求宽容。 别再生孩儿的气了。

 

“力量复原是与喜乐连在一起的,几个主要的英文译本也这样翻译,复原我欢喜和勇敢的力量,使我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可以喜乐。应该是这个意思。

 

主啊,赐给我力量,在你的恩典中喜乐和刚强的力量,让我看到你的荣耀,在你的爱中喜悦。

 

我开心了。出门散步去,一边走一边祈祷,主啊,我把今天看做我最后一天,每一天都是最后一天,是“去而不返之前的一天,我今天只有一个祈求,求你怜悯我,让我看到你的荣耀。

 

《诗篇》中说:“遍地满了耶和华的慈爱”(335),主啊,这慈爱就是你的荣耀,遍地满了主的荣耀,不是这样吗?看这条路上,大树赤裸,但春天来了,它们就穿上了绿衣,绿衣在清秋变成金色的黄色粉红色的锦袍。深冬,它们一身白素,在太阳下发出银光。

 

到小池塘了,眼下它结冰了,但春草又绿时,大雁会回来,生下一个个小宝宝,一身淡黄如梦。过了夏天,宝宝们长大了,深秋,离开这小池塘,飞过这小树林,越过这一片大草地,向南。明年,它们的妈妈可能老了,但它们自己到了做父亲做母亲的年龄。

 

眼下,大草地里的几洼浅水也已经结冰了,大雁不见了,飞起六只乌鸦,哇哇地叫着,黑色的翅膀一折一伸,醉人的舞蹈。一只苍鹰,突然出现在上空,缓缓地滑翔后,猛地直上高空。

 

主啊,尽管被人破坏了,但大地还是满了你的荣耀,赐我一双眼睛,能看到你的荣耀,让我的口和万物一起,赞美你。

 

主啊,我突然明白了,我不要哀叹我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也不必叹息生命如此短暂易逝。正因短暂,我才寻求永恒。因你进入了我的生命,我的短暂就进入了永恒之中,它不再是一片云,一阵风,一声声哀叹。它是一首歌,歌唱那从日出到日落之地呼召了我的阿爸父,他的爱使地久天长。

主,那是你在我心里歌唱啊。

 

2014.12.5.凌晨整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这怎么可能?——圣诞笔记 2

$
0
0



那是三十五年前的事了,我当时在吉林大学哲学系读书,七九年的圣诞节第一次偷偷去了一个教堂,那大概是第一次听到耶稣诞生的消息,童女(马利亚)怀孕的信息也是在那次听到的。听后一笑了之,民间传说嘛,神话,怎么可能啊!就这样,十五六年过去了,我还是持同样的态度。一直到1994年那个圣诞夜,我在位于芝加哥郊区的城北华人基督教会参加了圣诞晚会,但还是信不了。那天晚上开车回家开的路上,在一家大公司门口看到了三头鹿,活生生的野生鹿,这倒是着实让我高兴了一气,圣诞夜看到了活鹿,吉庆。

 

 

 

过了不到半个月,我竟信了耶稣。奇怪的是,童女怀孕这个问题居然没有问起。但后来回头细读圣经,发现居然玛利亚也有同样的疑问,当天使告诉她 “你要怀孕生子”后,她的第一反应居然和我一模一样, “我没有出嫁,怎么有这事呢?”

 

 

妙哉,马利亚的自然反应也蛮科学的啊,一个年轻女子,没有和男人同房,怎么可能怀孕生子?这样的事情从来没听说过!

 

 

的确不可理解。

 

 

看来,相信一切真实的存在都是可以理解的,这不仅仅是现代人的迷信。

 

 

柏拉图说:“哲学始于惊异。”  犹太思想家海舍尔认为,宗教开始于“崇高,神奇和神秘”,“除非一个人相信个人及其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一切事件都是奇迹,否则,他就谈不上分享《托拉》。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事件的自然过程”(注1

 

 

现代人失去了神奇,也失去了神秘,我们相信科学能够解释一切。其实,科学连一朵小花的美丽也解释不清楚,更不必说她的魅力了。威廉 · 华兹华斯诗云:

 

那盛开的最朴素的花朵, 也能给我

泪水所流不出的深刻。

 

 

这话深刻。

 

 

反复读《路加福音》第一章,太失望了,天使居然根本就没有从科学的观点回答马利亚的问题,所以,马利亚怎么样怀孕生子,这至今仍然是奥秘。超越科学之外。完全无法解释。

 

 

天使是从另一个世界的角度回答问题,这个不可见的世界超越了我们所看到的自然世界。天使说:“出于上帝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路137)这句话有不同的翻译,《吕振中译本》:因为在上帝,必没有一件事是不可能《新译本》:因为在 神没有一件事是不可能的。《现代中文译本》:因为在上帝没有一件事是做不到的《新汉语译本》:因为神的话语没有一句是不能实现的。《天主教《思高本》:在天主前没有不能的事。

 

 

恍然大悟,原来答案在上帝这里。一个无所不能的上帝,在他,没有一件事是不可能或做不到的。他的每一句话都带有不可思议的能力,必然要实现。

 

 

后来好像看到路德说过这样的话,坚强我们信心的最好办法,就是把这个信念(上帝无所不能)刻在心中。如果我们不相信上帝是无所不能的,又怎么能相信圣父能创造我们,圣子能救赎我们,圣灵能圣化我们呢?

 

 

就在我信主一年以后,也是在冬天,我同一位朋友聊天,我问她,你来教会这么多年了,对教会的事情这么热心,为什么还没有信耶稣啊?她说,学德,我真想信,但有一个问题老是干扰我,你说,一个处女,怎么可能怀孕生子呢?

 

 

我说。如果没有上帝的介入,这事当然不可能,她马利亚肯定是撒谎。我过去也和你一样,根本不信童女能怀孕生子。问题是,我这么想,是根据一个大前提,就是根本没有上帝。我的一切理解,都是从这个大前提出发的。尽管我绝大数时间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更没有反省我怎么能证明这个大前提是正确的。

 

 

她说,学德,我和你不一样,我相信有上帝。

 

 

我笑了,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上帝?和你我一样的上帝?还是和你我大不一样的上帝?

 

 

她问,你要说什么样?

 

 

我说,要是和你我一样的上帝,不信也罢,我就是上帝了。要是和你我大不一样的上帝,那必然有一点,我们所不能的,他能。我们做不到,他可以做到。换句话说,如果有一个上帝,但他却不是无所不能的,那他就绝对不会是上帝。如果上帝是无所不能的,那么,他有个计划,那他一定能够实现他的计划,不然他就不是上帝。在上帝,必定没有一件事是不可能。只要有一件他要做的事他却没有能力做到,那他就绝对不是上帝。

 

 

 

因此,上帝定意要使一个童女怀孕生子,这件事必然会发生,这才是可能的;反之,这件事不可能发生,那才是绝对不可能的。让我开句玩笑吧,上帝如果想做,他都能够使石头怀孕。可惜,石头没有人性。所以,上帝选择了一个人,马利亚。

 

 

她说,你的想法很有意思,让我想想。

 

 

不久后她信主了,受洗了。马利亚怀孕生子这件事信不信我根本都没问她。套用如今流行的一句话,“在上帝没有一件事是不可能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我还信了古代教父彼得·屈梭罗古说的一句话:“基督正是为你而生的。他这样出生,为的是改变你的出生。。。从前,死亡在垂暮之年等候你;如今,他希望你有一个新生。”(注2

 

 

看到这样的话,我怎么能不说“阿门。”

 

 

我和佚名的古代教父一起欢呼:上帝要借着耶稣基督“再造整个人类!”“上帝要再造世界!” (注3



2014.12.5.圣诞节前



 

注释:

 

 

1《觅人的上帝》 海舍尔 著, 郭鹏  吴正选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0

 

2 ,注3 ,《古代基督信仰圣经注释丛书》(新约篇IV  路加福音),台湾,校园出版社 2007年,第26页,第24.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信耶稣基督的耻辱——圣诞笔记 3

$
0
0


和许多人一样,我知道这个故事很久了。天使对童女马利亚说:“你要怀孕生子,可以给他起名叫耶稣。”我也知道马利亚的回答:我是主的使女,情愿照你的话成就在我身上”(路138 《和合本》)虽然知道了,但一直没多想什么,圣经上这么说,圣诞节到,年年大家都这么讲。一直到十多年前读杨腓力写的《耶稣真貌》一书,我才重新思考了这个问题。其实我更喜欢杨腓力 (Philip  Yancey )这本书的本来名字《The  Jesus  I  Never  Knew》,“我从来不知道的耶稣”。那个“我”,说的也是我,我不仅不了解耶稣,就连耶稣的母亲马利亚也了解得很少。

 

 

杨腓力说道:“正当全村的人都在谈论以利沙伯的子宫蒙神医治,而马利亚这个未婚的女子却必须隐藏她因神迹而蒙的‘羞耻’。”他又说:“当她觉得神的儿子在她腹中踢动的时候,马利亚不知有多少次会回想天使的话呢?每当约瑟忍受村里的人,看到他未婚妻的肚子一天一天地大起来,而带给他羞辱的时候,约瑟又有多少次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遇见了天使,或者期望那不过是一个梦而已?

 

 

他甚至联想:“我们对耶稣的祖父祖母一无所知,他们老一辈的人会有什么感受呢?他们是否会像今日一些未婚青少年的父母一样呢?刚听到这种消息是道德上愤怒的爆炸,然后是忧郁的沉默,直到后来小婴孩那双透亮的眼睛才融化了父母的冰心,给家里带来和解。”

 

 

这几天我也经常问,其实,马利亚自己又何曾能明白:“至高者的儿子”,大卫的继承者,“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远”,这一切,马利亚怎么可能明白?宇宙的全部分量,都压在了一个少女的脑袋里。而一个年轻的处女要怀胎十月,这样的事在当地肯定要造成丑闻,天使居然一句也没有说!莫非,上帝是要马利亚在痛苦中仰望。

 

 

后来,《路加福音》说到马利亚对耶稣行动的反应时,几次使用了“反复思想”这个词。既然是反复思想,就表明不明白。实际上,直到耶稣复活,我想,马利亚一直没有完全明白天使对她说的话,三十多年,这种反复思想本身也是一种痛苦啊。但马利亚还是接受了,相信了。

 

 

杨腓力的结论: “上帝的话来到的时候常常是带着两面影响,一方面是极大的喜悦,另一方面则是极大的痛苦。当马利亚接受这个事实的时候,她是两者同时都接纳了。马利亚是按照上帝的条件来接纳上帝的第一人,无论个人要付出什么代价。”

 

 

马利亚的态度,中文就是两个字:情愿。用杨腓力的话,这两个字包含了耻辱,或者说,极大的痛苦。我说,就是十字架。

 

 

道成肉身,起初,就包含了十字架。这十字架最初是直接由马利亚背起的,而耶稣在母腹中就承受了十字架。

 

 

就是在今天,信仰耶稣也直接意味着耻辱,尤其是在中国大陆,从愚昧无知,到崇洋媚外,许多帽子都可以扣上。其实,即使在保罗那个时代,信仰耶稣也被视为荒谬的。

 

 

而在《约翰福音》中则透露出“私生子”的丑闻,当耶稣指责犹太人行他们的父所行的事,他们影射说“我们不是从淫乱生的”。(约841)所以杨腓力说:“九个月之久的尴尬解释,绵绵不绝的丑闻臭味,好像上帝故意安排令人羞辱到极点的环境,来迎接他自己来到人间,免得有人说他偏心。 (注1

 

 

所以,马利亚的情愿中包含了接受耻辱,忍受耻辱,将这耻辱视为荣耀的冠冕。

 

 

其实,首先是上帝承受了耻辱。因着人犯罪,他的耻辱无可逃脱,因此,上帝不得不让他的独生子基督耻辱地来到人间,承受耻辱并解除这一耻辱。

 

 

对于耶稣的跟随者,这耻辱就是十字架,但当我们为了主而背起它的时候,上帝就使这耻辱成为荣耀的记号。

 

 

马利亚的情愿意味着顺服。早期教父爱任纽在《反异端》一书中,深刻地论述了这一点,他将马利亚的顺服与夏娃的不顺服作了比较:



“那有了丈夫的夏娃所受的引诱,由那聘了丈夫的马利亚所得天使的信息取消。夏娃是受一个天使的话引诱,违背神的话,离弃神,马利亚是由一个天使的话得到好信息,叫她听从神的话,孕育神。一个不顺服神,另一个则受劝顺服神;这样,童女马利亚就成了眷顾童女夏娃的。正如人类因一个童女而被死控制,照样因一个童女而得释放。这样,在天平上,童女的顺服就与童女的不顺服可以抵消” (注2),而童女夏娃由不信所结下的结,就由童女马利亚的信心所解开。爱任纽的看法与许多教父的看法是一致的。游斯丁说夏娃为不顺服与死亡之母,但马利亚则为耶稣之母。而特士良则说马利亚的信心,扫除了夏娃缺乏信心的罪(注3)。”

 

 

这心甘情愿的顺服不久就结出了喜悦的果实。当马利亚一探访伊丽莎白,立即获得上帝给她的证据,不仅是年迈的伊丽莎白也怀上孩子了,并且是伊丽莎白证实:“你(马利亚)问安的声音一入我耳,我腹里的胎就欢喜跳动。”(路144)由于这一铁的证据,马利亚开心了,她充满了喜悦地宣告,从今以后,万代要称我为有福。

 


马利亚她说的没有错。

 


我的好朋友张海燕翻译了一组里尔克“马利亚的一生”的组诗。选两首,也许,诗人比神学家们说得更好。


 

 

之一:向马利亚的预告

 

 

噢,并不是天使的莅临

使她惊惶。他给她的惊诧,

并不比流泻于她房间里的阳光

或夜晚的月光所引起的

更多。。。。。。,她的姿态依然娴静,

正是天使所期许的样子。

她从来也不觉得天使降临

是一件难事。(噢,超乎我们的想象,

她是何等纯洁!多像一只

一度现身于林中,安卧着的

清心儆醒、无与伦比的母鹿。

童贞的麒麟,

用光做成的兽,纯洁的兽)

不,不是由于他进屋来,而是由于天使

俯首趋近时,他年轻的脸庞上投射出的

凝望。她也抬起了双眸,

他们的目光相遇了,

外面的世界仿佛突然间空荡荡的,

万物仿佛都漂浮起来,被拽着,

涌向他们:她和他。

眼与望,视线与景观,

这才是令人惊骇之处。啊,

没有看见吗?他们都惊骇了。

 

这时候,天使唱起了美妙的乐音。

 

 

 

之二 马利亚探望伊利沙伯

 

上路的时候,她的步态还算轻松,

但渐渐的,弓着腰攀缘的身子,

已能辨知腹中的异样——

她直起身来,喘口气,在犹大高高的

 

山岗上,流布于周遭的,

是她的丰裕,不是那片土地;

步履移动的时候,她思想着:

谁的福祉能大过如今我所得的呢?

 

亲切而又轻柔地,她的手摸到了

另一个身孕更重的腹部。

两个妇人倾身相扶,

头巾和发梢,也亲密地接触。

 

她神圣的产业,把伊利沙伯也充满了,

双方都找到了一双卫护的手。

她的身内,救主还只是一朵初现的胎蕾,

但在年迈的远亲的腹中,

那施洗者已经欢然跃动了。(4

 

2014.12.9 深夜

 

注释:

1:以上引文均见刘志雄译《耶稣真貌》的“出生:受访的地球”一章。

 

2,注3 《尼西亚前期教父选集》(简称《教父选集》),基督教文艺出版社,香港,1990年再版,第184页;第102页。


4《漫游者的超越——里尔克心灵史》张海燕 /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 99102



马利亚访问伊丽莎白,照片搜索自网络: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圣诞节前的大礼

$
0
0



昨天又收到了华沙华人基督教会寄来的圣诞卡。里面写着圣经中的一句话,出自《罗马书》第15章第13节:“但愿使人有盼望的 神,因信将诸般的喜乐、平安充满你们的心,使你们借着圣灵的能力大有盼望。”

 

他们还写了几行祝贺的话:“华沙华人基督教会全体兄弟姐妹恭祝您:圣诞快乐,新年蒙福。”

 

没想到他们又寄来了。其实,我只去过他们教会一次,还是11年前,2003年的春4月,我在他们教会的福音营中做了几次讲座。随后,当年的圣诞节前,我就收到了他们寄来的圣诞卡。最初几年我以为,这是因我认识这个教会的负责人李和平,后来,听说和平弟兄回国了,但教会依然每年都邮来一张圣诞卡。

 

有一年的圣诞卡,打开了还有一段圣诞音乐,我听了又听,直到听坏了,存放起来。现在一下子找不到它在哪里了,但那美好从此留在心中。每想到华沙兄弟姐妹的关爱,心里觉得暖乎乎的。

 

人走茶凉,并不都是这样的。

 

可是我,虽然一直把这份爱藏在心里,但最近几年都没有给他们回信。真是对不起华沙的兄弟姐妹们。

 

想不到的是,今天早上又收到了一份大礼。我在自己的新浪博客上收到了一个纸条,是对我说对不起的。内容如下:

 

范弟兄好。有件事向您认罪。2000年圣诞节您在密苏里冬令会讲课,为基督教在西方侵华过程中作用进行辩解,我当时不信主,课后问答环节我提交的纸条把您狠骂了一顿。但神怜悯我,我就在那次冬令会上决志信主。虽然不知道当时那纸条是否到了您手中,虽我已向父神认罪,仍想求得您原谅。”

 

我又惊又喜,惊的是我根本就不记得有这么一件事,但弟兄居然在14年后向我道歉;喜的是他当年就信主了,至今还在爱中成长。

 

就这么两件小小的礼物,但都能从其中掂出沉甸甸的爱心,正是礼轻人心重,故称之为大礼。

 

2014.12.12.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羞辱了人格的圣诞

$
0
0


(伦勃朗画作)

被全世界的教会所公认的《使徒信经》上宣告:“我信我主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因着圣灵感孕,从童贞女马利亚所生。”
童女怀孕,这是理性无法解释,科学也不可能证明的,承认它,就意味着承认理性的无能!屈梭多模说:“基督的出生是从上面而来的神迹,那些想刺探这个神迹的人真是可耻!他的出生是没有方法可以解释的,但是有无数人见证过他的出生。。。无论是加百列还是马太都不能进一步说明,只能说他的出生是从圣灵而来的。但是怎么从圣灵而来?用什么方法?加百列和马太都没有解释,而且这也是不可能解释的。不要以为你听到了这是圣灵的工作,就等于已经解开了这个奥秘。我们虽然听到很多事情,但对这些事情却都一无所知。”(注1

 

对马利亚从圣灵感孕而生下耶稣,我们一无所知,但却要相信,这不是羞辱了我们的理性还是什么呢?

  

保罗后来说,世人凭借自己的智慧,既然不能认识上帝,上帝就乐意借着所传的愚笨的道理,去拯救那些信的人。他重复,对于那些寻找智慧的希腊人来说,我们所传扬的钉十字架的基督,在他们看来是愚笨的。

 

在这一点上,古今一律。

 

这些道理,多年前我就认识到了,最近几年来认识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圣诞羞辱了人的人格。今天反复读《马太福音》第一章,天使向约瑟——马利亚的未婚夫在梦中显现,天使说了一句话:“大卫的子孙约瑟,不要怕!只管娶过你的妻子马利亚来,因她所怀的孕是从圣灵来的。她将要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

 

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这句话打动了我的心。

 

出门散步时还默想着这句话,脑袋里就是这几个字“。。。从罪恶里救出来。”承认它,就意味着定了我两条罪:第一,我犯了罪;第二,我不能把自己从罪恶中拯救出来。

 

真的是这样吗?难道不是这样吗?大学时特别欣赏文艺复兴后的一句名言,人所具有的我无不具有。却忘记了问一下,“具有的什么?”是能力吗?不是。是智慧吗?也不是。是美德吗?更不是。那是什么?是软弱,是邪恶,是黑暗。人所具有的邪恶我无不具有。

 

人生最痛苦的,并不在于自己有邪恶,而在于我不想让任何邪恶污染自己的灵魂,在于自己竭尽全力要除去心中的一切污垢,在于自己渴望让所有的美善都充满在自己的生命中。但是,心有意,力不足。别说没有能力改正自己的全部缺点,就连意识到每一个邪恶都做不到。

 

是的,我是一个罪人。将近二十年前,当我心悦诚服地承认了这一点之后,我才求主救我,把我从罪恶里拯救出来。

 

多年来认为自己是好人,正直善良的人。那一个晚上我才不得不承认:我是一个罪人。

 

耶稣来了,宣告了我人格的破产,我是一个罪人。和其他人一样,都犯了罪,区别只在于轻重多少而已,是在这一方面,还是在另一方面。

 

这几天气温上升了,路上见了一群大雁,难道,它们要在北方过冬?草地中的土路,化了,走一步,留下一个脚印,两棵褪光了皮的大树,闪着灰白的幽光,我不自觉地哼哼起了一首英文歌:“ Cold, cold water surrounds me now/ And all I've got is your hand,/Lord, can you hear me now? 走调了,谁在乎?我一遍又一遍地哼唱。

 

大卫当年也是这样吧,一次又一次,在深渊中,在大坑中,向主呼救。

 

几句话来到了心中:凶猛的大水卷走了我。主啊,不要离弃我。伸出你的手,带着钉痕,还有你在拉撒路墓前,流的眼泪。

 

圣诞节,是一个悔改的节日,我们来到上帝面前认罪悔改,求耶稣把我们从罪恶中拯救出来。

 

没有哭泣,就没有欢呼。

 

首先为自己的罪而哭泣。

 

主啊,我像一个孩子一样拉着你的手哭泣,心,触摸到了你手上的伤痕。回到家中,又一次看昨天一位朋友从彼得堡发来的一组照片,目光再次被伦勃朗的名画《浪子回头》吸引住了。朋友连拍了几张这幅画的局部,父亲抚摸着儿子的那两只手。专家们说,一只手是女性的,另一只是男性的,但每一只手上,伦勃朗都想画出上帝无比的慈爱,因为他也是浪子,我也是。写Cold, cold water Damien  Rice 也是。

 

主啊,我所拥有的只是

你的手。

把我从罪恶中救出来

我是你的百姓。

 

2014.12.13





















《浪子回头》局部







Cold Water   By  DAMIEN  RICE

Cold, cold water surrounds me now
And all I've got is your hand

Lord, can you hear me now?
Lord, can you hear me now?
Lord, can you hear me now?
Or am I lost?



Love one's daughter Allow me that
And I can't let go of your hand


Lord, can you hear me now?
Lord, can you hear me now?
Lord, can you hear me now?
Or am I lost?

 


[chanting] Cold, cold water surrounds me now
And all I've got is your hand

 


Lord, can you hear me now?
Lord, can you hear me now?
Lord, can you hear me now?
Or am I lost?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我要赞美主——读《尊主颂》(上)

$
0
0


这几天反复默想马利亚的《尊主颂》,昨天突然联想到了里尔克《秋日》中的两句诗:“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北岛译)我脑袋里蹦出了一句话,谁此时拒绝赞美,就永远沉默。意识流中涌动着大卫的赞歌:“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诗147:1) “我要时时称颂耶和华,赞美他的话必常在我口中。”(341

 

那个我也是我。我要赞美耶和华!

                                                                                                                            

德国大诗人里尔克专门写了一首诗:“马利亚的赞美”,我的好友张海燕把它翻译成了中文:

 

上到山地来的时候,她的身孕已经显露,

前程,希望或劝勉,她不敢有半点的奢求;

但当看到祭司之妻,身怀六甲的主妇

出门相迎,那样的挚诚,且引以为荣,

 

虽未曾听闻,但早已知晓了一切,

顷刻之间,她便释然于怀了。

两位妇女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对方,

忽然,年纪轻的那位说:我是有福的,

 

从今以后,我亲爱的,直到永远。

上帝把虚空倾倒在造物之中,

在那里,几乎看不到辉耀;

但她寻觅着一位童女的心怀,

要将她充满,以最久远的光阴。

 

他找到了我。试想一下吧:我主的命令

君临于我心之上,从星座到星座——

 

噢,我的灵,竭尽全力地飞扬起来吧,

昂然赞美:我的主。

 

里尔克的诗真美。但与马利亚的《尊主颂》相比,还是失去了颜色。无容置疑,《尊主颂》是教会中最伟大的圣诗,它影响了无数人的生命。有人说,这是回应《撒母耳记上》第2章中记载的哈拿祷告。又有人说,它几乎是旧约诗篇的组合。是的,几乎马利亚的每一句诗,在《诗篇》中都能找到出处。这真令我惊讶不已。在她那个年代,不可能像现在这么容易地看到圣经,而她又是那么年轻,她怎么将诗篇掌握的这么好。

 

我更敬佩她的是,因圣灵而感孕,这对于一个少女是多么大的重担,在社会上会引起多少风波,遭到多少白眼,这些,她全不在乎,毫无怨言,惟愿上帝的话成就在在她的生命中。整个《尊主颂》,没有一句哀歌,从头到尾,都是欢歌!赞美!

 

赞美主,主是马利亚的喜乐。

 

这是从内心最深处发出的赞美,是从历史最深处洋溢出的喜悦。一边默想《尊主颂》,一边看《圣经·诗篇》中的相应章句。我听到了大卫和马利亚的唱和。

 

马利亚高歌:我心尊主为大”;大卫欢唱:“我要时时称颂耶和华,赞美他的话必常在我口中。我的心必因耶和华夸耀;谦卑人听见,就要喜乐。你们和我当称(又可以翻译为‘尊’)耶和华为大,一同高举他的名。”(诗341—3“我要以诗歌赞美 神的名,以感谢称(尊)他为大!”(诗69:30

 

马利亚欢喜:“我灵以 神我的救主为乐。”(路1:47)大卫愉悦:我的心必靠耶和华快乐,靠他的救恩高兴。”(诗35:9

 

古代教父俄利根读后问:“我们会问,心怎样尊主为大。我不能加添主什么?也不能使主减损什么,他就是他所是。。。我的心不是完全的上帝的形象,它是照着已经存在的上帝的形象造成的。。我们每个人都在塑造自己的心,要让它成为基督的形象。所以,基督的形象在不同的人里面或大或小。它也许被弄得黑暗脏脏,也许洁净明亮,符合它本来的样子。因此,当我借着自己的工作、思考和言语,使这照着上帝的形象所造的形象也就是我的心,在我里面长大时,主自己就在我里面变大了,因为我的心有他的形象。正如主因着他在我们里面的形象被尊为大 ,同样,如果我们犯了罪,他的形象就会缩小,减损。

 

但是,主当然不会被缩小,也不会被减损,是我们在自己里面造了其他形象,代替了救主的形象。这样,我们就取了魔鬼的样式,而不再是道的形象。”(注136

 

 

马利亚高歌:“因为他顾念他使女的卑微,从今以后,万代要称我有福。”(路1:48)大卫赞美:“耶和华虽高,仍看顾低微的人;他却从远处看出骄傲的人。”(诗138:6

 

若不是圣灵感动,马利亚怎能宣告“从今以后,万代要称我有福”!从那以后直到今天,她一直被千千万万的人景仰,成为信心的榜样。仅仅就在绘画上,有多少伟大的画卷的就是马利亚和圣子耶稣。

 

马利亚高歌:“那有权能(全能者)的,为我成就了大事,他的名为圣。”(路1:49)《诗篇》中的回声:他用权能治理万民,直到永远。他的眼睛鉴察列邦,悖逆的人不可自高。(细拉)”66:7神啊,你的公义甚高!行过大事的 神啊,谁能像你?”(诗71:19

 

是的,主,你为马利亚成就了大事,也为我成就了大事,为每一个基督徒都成就了大事。大中之大,就是你成了我们在天上的父,我们成了你的儿女。你爱我们直到千秋万代。

 

2014.12.13

 

1 ,《古代基督信仰圣经注释丛书》(新约篇IV  路加福音),台湾,校园出版社 2007年,第36页。



(桑德罗·波提切利  画作细节)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读石衡潭新著——《论语遇上圣经》

$
0
0


俗话说,拿人家的东西手短,吃人家的东西嘴短。范学德,接受了别人的赠书眼短手也短。朋友赠给你了,把你当回事了,你总得看看。看完又不能一句话也不说,何况朋友还希望你说说。捧过石衡潭亲手赠我的大作——《论语遇上圣经》后,我的感觉正是如此。

 

可恨的我又是一个爱书爱码字的人,要说说他的书,总得把全书看一遍。我知道李泽厚当年说过,他给别人的书写序,从来不看书的内容。人家是大家,咱学不来,也没资格学,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地读书,380页的大书,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附录上的文章先读。

 

但不是研究。像石兄这样花大力气写的书,不下力量读两三遍,是谈不好的。好在,他研究的这两本书——《论语》与《圣经》,多年来我也读了许多遍。所以可以谈一下读《论语遇上圣经》的读后感了。

 

这是一个不好研究的课题。自2013年来,我听到了许多人对石衡潭的尖锐批评,有的来自儒学阵营,也有来自基督教营垒的。他在后记说,还有人扬言要用非常手段处理他。这则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不过这些说明了一点,《论语》与《圣经》的比较研究,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并且,石衡潭的研究产生影响了。其实,这么多年来,无论是基督徒,还是儒家学者,更直白一点,学者,我还没有看到一个人这么仔细地研究这个课题。仅此一点,石衡潭的研究就有开拓之功。创始者难为功,从另外的角度说,难免失误,不足,偏差,但无论如何,开出了一条路,创始,这足够欣慰的了。

 

当代中国史上,有两条硬汉即孟子所谓的大丈夫,一个是地道的儒者梁漱溟,一个是真正的基督徒王明道。但这两条汉子却在一件事走到一起来了,即尊重孔子。当然,不是见面,因那时王明道还被关在狱中。背景:那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连中共都称之为“浩劫”,且有十年之久。就在那个黑暗岁月中,伟大领袖又搞了一场政治运动:“批林(彪)批孔(子)”,无论这如何荒唐,荒谬绝伦,但那时中国大陆,所有的人都必须立即表态,投入大批判中,还要“狠批”,不然,你就是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敌人。

 

1973年底,全国掀起批林批孔运动。梁漱溟参加政协组织学习近一个月却一言不发。后被迫发言,他坚定地说,我只批林,不批孔。随之在长达8个月的小会大会批判后,他依然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同期,被关在狱中劳改的王明道,不仅一再申明:我不是犯人。”“我没有犯罪,我坐监完全是为了信仰的缘故。而且公开告诉劳改队的干部,说:孔子批不得,批孔子的人自取其辱。耶稣是我的救主,孔子是我的恩师,我不能批评他。

 

翻开《论语遇上圣经》的目录,最醒目的,就是石著把全书分成十六课,就一个个问题,开始《论语》与《圣经》的对读。石衡潭近年来,在国内大力推动这个对读,至少引起了一个影响,一些人开始直接面对这两部经典了。这是颇为了不起的。因为不论赞同还是反对基督教或者儒家,但总得先看看人家讲了什么。所谓《论语》与《圣经》的对读,实际上就是比较。从“学习篇” 、“孝道篇”一直到 “人性篇”“天道篇”。每一篇,就是一个独立的问题,如礼义,如仁爱。以开篇“学习篇”为例,石著以《论语》的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开始,分析孔子关于“学”与“时”的观念,最后落到“时中”的观念——“应乎天而时行”。与此相对,石著分析了《圣经》中关于“学”与“时”的观念,认为在学习这个问题上,论语与圣经有一致的地方,强调的都是“整个为人”,但学习的目的和内容则大不相同。但在我看来,就连为人这个问题,表面的一致后还有不同,就是在《圣经》看来,学习成为一个人,实际上意味着成为上帝的儿女,新造的人。

 

大致说来,在涉及文化和一般伦理上,石衡潭都发现了许多《论语》和《圣经》一致的地方,他旁征博引,详尽地说明这些一致性。一些学者的研究也得出大致相近的结论。如孔汉斯就认为,儒学与基督教在文化和伦理上完全可以融合。虽然,融合或者说一致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在终极问题上,的确大有不同,人们必须做出抉择。因此,在教育篇,处世篇,交友篇,志向篇甚至修养篇,我们看到石衡潭所说的共同点就不足为奇了。而就在这些共同点之后,他又指出了不同点,这也是顺理成章。

 

大多数学者都承认,“仁”是孔子在中华文化思想史上的发现,至少说他是第一个系统的整理者,他将“仁”上升为最高的道德原则,“孔子贵仁”,《吕氏春秋、不二》的这个结论,是符合事实的。因此,在《论语》与《圣经》的对读中,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又由于孔子关于仁并没有一个形式上的系统,所以,对仁的阐释在不同的解释者中就展现出种种不同。石衡潭的对读,由于采取了分问题比较的形式,就更增加了困难,因为虽然他专门开辟了“仁爱篇”,但这毕竟不能容纳孔子关于仁的丰富论述。其实,他在处世篇,修养篇等等,也不得不一再涉及到孔子对于仁的个别论述。所以,在仁爱篇中,他就只能集中解析孔子关于仁者爱人和为仁由己的论述,并以为这是一体两面。但这仁从哪里而来,是基于天道,还是孔夫子个人的道德命令?这在书中没有涉及到。与仁者爱人相对应的,石衡潭在圣经中找到的是上帝的命令:你们要爱人如己。而说到爱,圣经论说的主要特点显然不在于一个道德命令,它的根基在于,上帝是爱。耶稣在十字架上为罪人舍命,这就诠释了什么是爱了。

 

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问题是人性论。而绝大多数中国的哲人们,又把人性论的问题首先归结为人心善恶的问题。自孟子尤其是宋明道学以来,性善论几乎成了一个公论,就连自诩反孔的毛泽东,也赋诗“六亿神州尽舜尧”。而《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

 

石衡潭在书中专门写了“人性篇”,探讨孔子关于人性的观点,他开篇就指出,“一般人都认为,儒家是讲性善的,基督教是讲性恶的,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至少是一种简单化。”(第258页)他又指出,“孟子的人性观是向善论而非本善论” (第262页),这些都是很有见地的。一些著名的学者如张岱年也得出类似的结论。石衡潭并且指出,“从《圣经》创造论来看,人之初,性本善。当然,这里所说的不是个体的出生之初,而是说的亚当与夏娃——整个人类的祖先刚刚被创造出来的时候,” (第266页)即人类历史的起点,这无疑也是正确的,甚至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在圣经看来,人之为人,就其类本性来说,他是善的,即他被赋予了上帝的形象与样式。并且,在他被耶稣基督拯救以后,他在新基础——耶稣基督之上又恢复了善的本性,换言之,他是新造的人。

 

毫无疑问,儒学的性善论绝非孔孟后人的伪造,它在孔子那里就有萌芽。因为孔子早就说过:“为仁由己”(《颜渊》)“我欲仁,斯仁至矣”(《述尔》)这实际上就是说,仁是我内在固有的,只要我想得到它,我就可以得到。因此,学者大都赞成,孔子的仁是内在的,为我心所固有,不待外求,或,求则得之。可惜,石衡潭在“人性篇”并没有详尽解说孔子的这一思想,,或者,他对此有不同的解释。他把它放在了“仁爱篇”中,如此,就无法揭示孔子思想的全貌。

 

但人性篇注意到了孔子论仁所说的另外一些话,如“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等等,指出,“孔子认为人行善不易,而恶之趋向则一不小心就冒出来了,所以,要多加提防。”(第260页)这是非常有见地的,揭示了孔子思想的复杂性。在这里,似乎还可以多加一笔,既然仁内在于我,为什么人不是经常地好仁(即好德)而是好色呢?无法在人性论中从人之初全面地深刻地揭示出恶的来源,这是儒学人性论的根本缺陷。

 

至于比较对读,这就回到了圣经的基本点,自从亚当夏娃悖逆了上帝之后,“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人不能把自己从罪中拯救出来。石衡潭解析:“人光靠自己,是无法做到真正的自我省察,更难以做到自己责备自己。因为人的道德省察力是有限的,而人的有些罪是隐而未现连自己也 觉察不到的。(第268页)因此,结论自然是,人需要被救赎,而耶稣在圣经中,就是那唯一的一位救赎者。当然也可以理解,在大陆的这个环境中,很难明白地提出这个问题。这样,石著能说到这个份上,真的是难能可贵的了。

 

君子与小人之辩,是《论语》中的一个重要议题,石衡潭指出,孔子主要在“教育、德行、修养的高低,学问深厚、人格高尚、修养良好” (第272页)的意义上探讨“君子与小人”的观念。而“君子是集仁与义于一身的” (第274页)问题是,谁来判定君子与小人?石衡潭认为:“最主要的问题是:人的判断常常是从自己出发的,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而人又往往是喜欢肯定自己而否定别人。”(第274页)的确,这是好问题,真知灼见。中国有句古语,人贵有自知之明。如果用物以稀为贵的贵来解说,人最缺少的,往往恰恰正是自知之明。石衡潭用圣经关于“义人”的观念比较孔子的“君子”观念,并区分了相对的义——与你的神同行和绝对的义——因信称义,分析了二者的相近之处,以及不同,而我则认为,简单地说,君子是靠自己修养而来,而义人则是上帝的恩赐。

 

其实,我更想在这里看到对于“圣人”观念的分析,什么是圣人?它的内在(心性)标准和外在(事功)标准是什么?孔子是否把自己视为圣人,人能不能成为圣人?正是这一点,与圣经的观念尖锐冲突,因为圣经的一个基本观念就是: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翻译成《论语》的语言就是,没有圣人,连一个也没有。

 

最后回到中华文化初创期的一个最高概念:“天”,这正是石衡潭对读的最后一个问题。他在厘清春秋时代的鬼神观念的基础上,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说:“孔子不但知天尊天敬天,而且信天顺天靠天。。。其实,这‘天’就是孔子心目中的神。”如清崔述《论语余说》所说:“天者,上帝之称。以理为天,非也。” (第311页)在肯定这一点的基础上,石衡潭应多说几句,虽然孔子意识到了“唯天为大”,但他心中的“天”终究是从人出发的,是自己观察自然,反省内心并审视历史的出的结论,这自然不免一偏,不明,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天不言”。其实,明代儒家基督徒杨延筠早就说了:“古来经典,只教人钦天奉天知天达天,未尝明言:何者为天?”(第315页)石衡潭在书中已经引用了这句话,他只需要加上一句评论:自孔子到后儒,他们真的无法明言何者为天,因为上帝没有直接向他们说话。

 

“天道篇”对比的这一部分我觉得弱了一点,石衡潭只是简单地说了说耶稣降卑为人的目的。我以为,这里应该大力说明,上帝通过圣经向人类的启示,告诉我们上帝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上帝。并且,通过耶稣基督道成肉身,说明上帝怎样拯救我们。这样,就可以解开中国文化的千古之谜:“天不言”!而今,天已经说话了。天,就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就是拿撒勒人耶稣基督。

 

说到最后先讲一个故事,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曾问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George  Leigh  Mallory, 你们为什么要攀登珠穆朗玛? ”  37岁的马洛里回答:“因为山在那里。” 当年即192468日他在和同伴安德鲁·欧文在攀登珠峰途中于8100米处遇难。同样,无论我们是否喜欢,《圣经》在那里,《论语》也在那里,而中国人有十三多亿,又有据说七八千万基督徒。无论怎样,这两本书都是绕不过去的。石衡潭对着读了,也许有人反着读,但不管怎么样,读了,把读的结果整理出来,这就是大收获。有人要批,也好,下功夫研究研究拿出样本,至于有些根本就不读的人,估计我这篇文章他们也不会看,也罢。


 

201412



以下芝加哥艺术馆藏品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安宁:通向上帝的彩色之路——观朱春林油画(上)

$
0
0


(阳光天使)


1. 安宁是朱春林的画最打动我的地方。

 
 

宁静,这是许多人看过朱春林的油画后的第一个感觉,我也是这样。去年秋在他的画室里面,看到他已经完成的和正要完成的一些画,人立即就静了,心中流淌着宁静之河,慢慢地,我从宁静进入了安宁,我强烈地感受到了从画面中流出来的安宁,对,正是安宁,而不仅仅是宁静,这才是春林的画最打动我的地方。

 

这些年回国,与朋友们谈到学术界,艺术界和教育界时,人们往往用两个字来概括弥漫其中的精神:浮躁。这浮躁,不止是急于求成,浅尝辄止,更是无家可归,四处流浪,六神无主,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根。

 

安宁,就是找到了生命之源,之根,回家了。他深信自己不是一片浮萍,并且深知自己为上帝所爱,由此,达到了心灵的内在和谐。从而,无论外在的环境如何风骤雨狂,都能够安稳地立定在生命之根上不为之所动。

 

从春林的画中流露出来的,就是这大安宁。而这安宁,首先来自他的心中。古语说,文如其人,套用过来,也可以说画如其人。且不去讨论,这是否适合所有的画家,但对于朱春林来说,真是恰如其分。我见他第一面,就像许多人的直觉一样,他是一个文静的人。因此,“画如其人”的重点就来到这样一个问题上,像这个人的什么?肯定不是长相,也不是脾气。人格,这是第一个层次。接触到春林后就会发现,他的宁静与朴实,真诚连在了一起,你还能直觉到他是一个好人。而第二个层次,则是灵性。人为万物之灵,这灵之谓灵,就是它的超越性,它可以超越现实世界的一切包括自己,直到进入到不可超越的绝对者之中,或者,堕入没有任何根基的虚无。春林其人其画中表现出的安宁,就在于他的灵性是有家的,耶稣之爱,成了他永远的家园。

 

春林被引用最多的一段话,就是他在“画说写实”说到的这个“人”字。他说:“画如其人,一个画家的修养、审美品位决定着画面的感染力。这涉及到灵性问题。灵性有圣灵和邪灵之分。只有在圣灵光照当中才能去感动别人。人文精神的传播是绘画的责任。画家应当关注人的尊严、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未来理想的期盼。传达朴素、含蓄、优雅、协调的美 感,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和思考。在平淡的生活中有许多富有灵性而动人的事物,看我们是否能够发现。我们只有忠实地面对生活,领略现实中的启示,用心灵和诚实 来体验美丽的人生,我们才能创造出有感染力的写实作品。若自己都不被感动,恐怕也很难感动别人。画画是寂寞的,但最终能获得相知者的同乐,便是一种至高无 上的幸福。” 他在一次访谈中又说到:“我愿意通过绘画来阐述一种平和的、友爱的、光明的世界。”

 

就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那样,对于春林来说,他生命包括绘画生涯的转折点,
就是画于1997年的《晨祷》,这是他艺术分水岭,也是他人生的分水岭。就在那一年中,他融入进了一个新的群体——基督徒中,他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天国或上帝的国之中,他信了耶稣。

 

祈祷,是进入这国的天梯。春林听到了别人的祈祷,他和兄弟姐妹一起同祷,他自己也奉耶稣的名祷告,最后,画出了《祈祷》这幅大作。他画的是她妻子郭彦。淡紫色的毛衣,是竖条纹的,与浓密的长发好像是一同在流动,而长发上有一点橘红色的暗光。但画面中心的双手,半握着,似乎永远静止,而眼睛则注视着前方,或者说,远方,那非人的视力看得见的另外一个世界。一般画祈祷,人的双眼是紧闭的,但这里,祈祷者睁开了双眼,不能用明亮或者美丽来形容这双眼睛,而当说是“凝神”,将全部生命都凝聚在注视着自己的看者身上,而这一位看者又是自己看不见的,但肉眼看不见的,心灵之眼能够看得见,它看到的是爱,是至爱者的注视,正是这爱的注视吸引着祈祷者祈祷,以爱来回应爱。

 

画面的前部有一个玻璃杯,里面装着一些葡萄汁。春林用这象征着圣餐,那紫红色的葡萄汁,就是耶稣为了救赎他而流出的宝血。这宝血就是上帝之爱的凭据。

 

由此,春林的生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宁静,平和,善良,单纯,这些个性上的美善,被提到了灵性的安宁之中,在耶稣的爱之中,他进入了真正的安宁之中,与自然和好,与他人和好,与自我和好,与神和好。毫无质疑,这和好的四重奏,其主旋律,是与神和好,并由于这一和好而带来了其他三个方面的和好。从此之后,春林的画努力去表达着由这四重和好所造就的安宁。而这安宁,正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绘画的最高境界。

 

这是在中国绘画中实现的真正超越。古人评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诗,安然自得,被誉为“与造物相表里”,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如“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等等,的确表现了美好的安宁境界,但说到底,还是停在“与自然和好”的境界中。在日常生活里,进入到与神和好的超越境界中,这正是中华文化要突破的困境。

 

奥古斯丁有一句名言:主啊,我们的心如不安息在你的怀中,便不会安宁。

 

这安宁也就是伟大的画家梵高(文森)追求的心灵最高世界。梵高过世半年左右,最爱哥哥的提奥也过世了。不久,提奥的妻子约翰娜发现了梵高写给提奥的大量信件,处于极度悲伤中约翰娜阅读了这些信件,她告诉朋友说:“文森的信帮助我承受生活中的无常,让我能够心平气和地接纳自己,让我体会到什么是‘安宁',文森和提奥两个人都认为这是心灵的最高境界。从读信的那年冬天起,我虽然还是孤单,但是我找到了安宁。我开始了解,什么是’‘悲伤中的喜乐’”(注1

 

 

2.  通向安宁的路在哪里?

 

进入心灵的最高境界——安宁,路在哪里?

 

1888年梵高在写给挚友本那(Emile Benard)的信中谈到了这安宁的源头:“你读圣经是好事。。。。。。唯有基督(而不是其他的贤哲们)肯定了永生,肯定了时间的永恒,死亡的空虚,以及安宁与投身对人生的必要性。这位基督曾在世上安宁地活着,他比一切的艺术家都伟大,他不用粘土,不用调色板,而是用活生生的血肉之躯作材料。这位超群的艺术家并不是用我们呆痴的头脑所发明的那些鲁钝的工具来作画,雕刻或写书。他大声地宣告,要使有限的人成为不朽。” (注2

 

 

春林也是这样进入了这安宁之中,或者说得更明白,是安宁——耶稣基督进入到春林的生命之中,于是,他就将这安宁用色彩,光线和线条,涂到画布上,一幅幅充满了安宁气息的画作就这样诞生了。

 

但是,朱春林却很少直接使用宗教符号如十字架或者宗教场景来表达这安宁。他着眼于日常生活,他要通过普通的人和物来传达这样的信息。往往,他画面中某个不起眼的景物,或者命名,就悄悄地透露出这信息。我将这些称之为“画眼”,就像文章有它的“题眼”一样。比如,《晨星》和《白日梦》中翻开的圣经,《阳光天使》中那个长着翅膀的小熊天使,《故事》墙上的那幅耶稣讲道的油画,《溪水边》中篮子里的水果,《橄榄枝》中的橄榄枝,《迷失的乐园》中女人手中的苹果,等等,都是这样,似乎是不重要的一个小物品,却是解读信息的关键所在。

 

有些信息则需要在一个广大的背景中才能解读,在《活水》,“画眼”就在左下角的那一湾流水上。姐姐注视着灌到瓶子里的水,妹妹注视着正在流动的水?溪水出现在许多画家的画布上,春林画中的独特之处在哪里?这就在他为这幅画起的名字上——“活水”。它出自耶稣说的一段话:“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面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注3)这就是活水,这水就是生命。两个女孩,一大一小,正要得到那要赐给她们的生命。这幅画最美的地方,就在姐妹俩注释的焦点不同,但凝视的都是同一个生命之水,一个宁静,一个好奇。

 

这几年来,春林更着力用普通的人与物来表达那不寻常的的信息。2009年他画的七幅“尊容”,画中的人物,没有美女,帅哥,也没有优雅的环境,而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大都上了年纪的老人。并且,春林更鲜明地使用了淡灰色,他很少使用鲜艳的颜色,他擅长用发亮的灰白色为基调,画出普通生活中的普通。套用歌德的话,生命之树是灰色,但闪动着白色的亮光。

 

春林为这组画所命名的“尊容”一词,大概是取自《圣经》的“箴言”一书中多次说到的一个观念:“白发为老年人的尊容”(20:29),“白发是荣耀的冠冕,在公义的道上,必能得着。”,(16:31)“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训诲,尊容之前,必有谦卑。”(15:33) 这“尊容”  ,意味着 尊严,光荣和荣誉。

 

这一组老人,大概既无显赫的身世,也没有万贯的家产,或者可倾天下的权力,就连学富五车的学识和学位,大概也没有。那么,他们的“尊容”到底在哪里?画中透露的信息告诉我们,就在于他们的谦卑,和内心远离了纷争而达到了和谐。《箴言》书上还有一句话:“远离纷争,是人的尊容;愚妄人都爱争闹。”(203)内心停止了纷争,获得安宁,这是远离纷争的最高层次。因此,画中的老人,脱去了一切铅华,也没有艳丽明亮的背景,全部精神都落到谦卑上。尤其是“尊容之四”和“之五”两幅,前者,在灰色暗淡的气氛中,留着白胡子的老人,眼睛中流露出深深的仁慈;后者,暗蓝和淡黑的衣服营造出深沉的气氛,老人的眼睛,在暗蓝色的帽子下,于谦卑之中透出点点的明亮。


(待续)





1997年的《晨祷》




白日梦





迷失的乐园




活水




橄榄枝



尊严






尊容




(佳音)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安宁:通向上帝的彩色之路——观朱春林油画(下)

$
0
0




3.  这传神之笔到底是什么?

 

画龙点睛一语,说到了眼睛的重要。耶稣有句名言:“眼睛就是身体的灯。所以,你的眼睛若是康健,你的全身就都光明。如果你的眼睛有了病,你的全身就都黑暗。”(注4)春林的人物画中,眼睛,也就成了画龙之笔,谓之曰,“传神。”

 

这传神之笔到底是什么?要有什么?古人将此概括为“气韵生动”,徐复观将“气”与“韵”分解,“所谓‘气’,常常是由作者的品格,气概,所给予作品中的力地刚性地感觉”(注5 )因此,气与骨相联,故有“骨气”,“风骨”,“骨格”种种说法。而“韵”,“它指的是一个人的情调,个性,有清远,通达,放旷之美,而这种美是流注于人的形相之间,从形相中可以看得出来的。”(注6)。形神相融,气韵兼举,这才是真正的气韵生动。

 

骨气之气,又可以解为“正气”,存在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更进一层,则是“和气”,这个“和”就是与人和,与物和,与天(上帝)和。

 

春林的人物画,“和气”最终落到了人物的眼睛上,以眼传神。在表现沉思的一系列画中,在《静静的阳光》里,画中人的眼神中有静,但少了一点动,略嫌呆滞;《静思》中,眼睛有神,但多了一点点淡淡的忧伤,《女人体》和《百合幽香》中,这在“和气”中实现的安宁达到了美好的境界——在宁静(安宁)中喜悦。安宁不是麻木,不是静止,不是死气沉沉,而是带着生命全部活力的喜悦,这喜悦在爱之中,或者更准确地说,在被爱之中达到了和谐。是爱,将这人和另外一个世界紧紧地连在一起。

 

和气还有其他的状态,春林的《阳光天使》可以称为他的代表作之一。在那里,和气的气韵活生生地洋溢在整个画面上,最后,聚焦在女孩的眼神上,那宁静是一片纯真,看到那眼神,我不由得想到了耶稣的一句名言:“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注7

 

这幅画的背景,是一片模糊的树叶,淡褐色,灰色为主,间杂淡绿。几乎可以说是中国画的写意,空灵之气洋溢。一人,一物;一实,一虚;一艳,一淡;一明,一暗。春林在矛盾对比中凸显出了那纯真中的安宁,正是成长中的新生命。这种虚实明暗的映照,几乎构成了春林人物画的一个特点,从《橄榄枝》《迷失的乐园》,到《秋原》,《山泉》,《葡萄树》,比比皆是。

 

另外一副《邹菊》画的也是一个小女孩,结构上,小桌子上的白色花瓶和里面插的菊花,占据了画面的一半(顺便说一下,依我来看,如果桌子上没有水果,地面上没有地毯,也许,整个画面就更单纯了),而跪坐在地上的小女孩,则只是在画面的下半部,并且,低着头,最妙的是,从正面看不到女孩明亮的眼睛,她的眼睛几乎眯成了一条线,聚精会神地数自己的手指头,从额头到屈起来的四个小手指头这一段距离,画外人什么也看不到,但全部精神就在这里,在一片天真的稚气中凝神。

 

两幅《静默》,画中的人物,一男一女,也都是闭着眼睛,一个抬头,一个俯首,他们在沉思,在祈祷,在呼求,就好像诗人大卫写的那样:“耶和华啊!我从深处向你求告。主啊!求你听我的声音,愿你侧耳听我恳求的声音。”(注8)春林曾对我说,这两幅画都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画的。简洁的笔触,暗淡的颜色,微小的景色,静穆的气息,构成了一种大安宁。

 

真正的安宁,平安,宁静,不是没有苦难,而是在苦难中有依靠,有盼望,有力量,而他/她所依靠的那一位是靠得住的。于是,女孩虽然闭上了双眼,但唇角之间,有一丝甘甜,她知道她不会被离弃。昂首的男孩,双唇流露出来的是坚毅,他的双手捂住了心,他的心告诉他,我可以放心了。

 



4“苦难中的平安” 和“安宁中的喜悦”

 

 

“苦难中的平安”,这在春林的画作中,是很少出现的,但在汶川大地震之后,它终于问世。从那以后,无论是“尊容”还是“尊严”系列,都多少带着这方面的探索。这是一个沉重的主题,它深入到了生命的最深处,在苦难之中,在繁琐之中,安宁,或者说,平安,到底在哪里?耶稣在走向十字架,面临着人间最残忍的苦难前告诉他的门徒说:“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注9)。他又说,“我将这些事情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注10

 

春林是画家,也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和其他人一样,也经历着大大小小的苦难,但是,就像一首歌曲唱的那样,我有平安如江河在我心。他所表现出来的安宁,主要不是由个人气质决定的,而是因为他安享在上帝里面,他敞开了自己的心,不断地接受耶稣基督从上天赐给他的平安。由于这安宁在他心中,因此,他可以拈起一枝玫瑰,一笑,也可以流泪抚摩着伤口,一笑。将这“苦难中的平安” ,“安宁中的喜悦”,更加充分地表达在画布上,这是我对春林的真诚盼望。我想,这也是春林对世人的更美的祝福。

 

春林曾经自述:“这些年来我最感念的是《圣经》给我的启示以及对我 灵魂生命的建造。曾经有牧者问我:怎样看待绘画与信仰的关系?我的回答是:我愿意用绘画的方式来思想上帝。”(注11)看了这句话我很感动,也很兴奋。因为就在见他之前不久,我给一群爱好写作的朋友谈了自己写作的体会,主题就是一句话:“写作是通向上帝的一条路。”我与春林不谋而合,尽管他比我早六七年就看到了这一点。

 

绘画,写作,音乐,都是通向那个上帝的一条路,在这条路上,通过色彩,文字,旋律,画家,作家和音乐家们,他们通过各自特殊的方式与上帝交往,认识上帝,与上帝同行,承受上帝赐给的新生命,与周遭的人分享上帝无尽的恩典。

 

2011年春,我在多伦多听了一场女画家Carol Berry关于卢云神父与梵高的讲座。她说,梵高承认,上帝是不可见的,他没有看到那不可见的上帝,他也有很多不明白的事。但是,他要通过画来表现那些可见的,去帮助人们明白那不可见的。

 

这大概也就是朱春林的路。这大概也是中国写实画派的路,离开了上帝,必无真实。

 

朱春林作为一个画家,颜色,线条与光线,这是他灵魂的语言,他要用上帝赐给他的这独特的语言,展示自己的灵魂。从 那灵魂的最深处传来一个轻轻的声音,天国就在这里。上帝就是平安。上帝之所在,就是安宁之所在。

 

回到王维,他画中有诗。一首首美丽的山水诗。春林的画中也有诗,那是一首首神圣的赞美诗,是他唱给上帝的赞美诗,这诗,汇入到日月星辰之中,融入到上帝的儿女之中,四宇之内,同声歌唱,歌唱那位天地万物之主,主啊,你多么美好。你是爱,你是平安。

 

 

 

 

2013.2.6

 

附注:

1,注2:转引自 临风 著《绘画大师的心灵世界》第 285

3,注9,注10:《圣经 》(和合本)《约翰福音》第314节,第1427节;第1633节。

4:《圣经》(思高本)《马太福音》第622

 

5 ,注6 徐复观  著《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第140页;第152页。 

 

7:《圣经 》(和合本)《马太福音》第1914

8:《圣经 》(和合本)《诗篇》第1301——2节。

11:《朱春林心灵之路油画作品》前言   中国工人出版社。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上帝是全能的,”谁能明白啊!?

$
0
0


我有时候恶搞,在讲道过程中突然问台下的兄弟姐妹:上帝是全能的,大家明白吗?明白的请举手。还真有人举起手来。接着,我就讲了一个经典的故事,是我在《宗教精神:路德与加尔文》一书(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看到的,这本书的作者是俄国的梅列日科夫斯基,由杨德友翻译成中文,我很喜欢。书中记载到:

 

“ ‘上帝是全能的’这句话的意思,你懂吗?,”路德正在教萨克森一个农民教义问答,问他。“不懂,我不懂,”那农民回答。

 

“朋友,告诉你吧,这,我也是不懂的,”路德承认,“而且人间的全部有知识的人也不懂。所以,就简单地相信吧,上帝愿意你好,就像父亲对待儿子一般。”

 

我会加上一句,如果你难以感受到父亲的慈爱,也可以说,上帝愿意你好,就像母亲对待儿子一般。

 

路德还说:“啊,我是多么愿意透彻理解我们忏悔时开头说的话:‘我信唯一的上帝,全能的父,天地的创造者!’但是,面对这一点,我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刚学识字的小学生。而且,世间最聪明的人也不明白;亚当、挪亚、大卫和一切先知是像无知的小学生一样学习了才明白的。”

 

路德说的都是大实话,给我很大安慰,因为我也无法理解上帝的全能,或者说,无所不能。尤其是每当遇到大灾难的时候,像九一一,汶川大地震,等等,总是不明白上帝为什么不动一下他的手指头,他只需要轻轻拨动一下。这几天,一位好弟兄的女儿,才刚刚四十多天,居然得了白血病,我又无语了。也许,应该强烈地谴责京城的雾霾,又不知道外交部发言人会说什么。

 

最近几天反复读《圣经》中的《诗篇》,发现好多诗篇也是充满了质问:大卫说:


我想起我夜间的歌曲,扪心自问,我心里也仔细省察

难道主要永远丢弃我,不再施恩吗

难道他的慈爱永远穷尽,他的应许世世废弃吗

难道神忘记开恩,因发怒就止住他的慈悲吗?细

我便说:这是我的懦弱,但我要追念至高者显出右手之年代。’” 77:6—10

 

大卫呼喊:“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 22:1)耶稣在十字架上也发出同样的呼喊。

 

大卫一再恳求:“主啊,求你不要远离我!” 35:22

 

我喜欢这些诗篇,它们真实,诚实。那也是我心中最深的呼求。

 

路德还说过这样的话:“在人们眼里,我像是一个见多识广的神学家,但是我自己明白,我连‘圣父’(Pater)这个词都念不好。”读到这里我苦笑,我外出传福音快二十年了,有时连“肉”和“油”都说不清楚,更不必说用希伯来语、希腊语和拉丁语来说“圣父”了,根本就不认识。

 

路德叹息:“我是不幸的啊!我的信仰不如我所宣讲的和大家加诸于我身上的信仰坚定。为了我自己能够理解我对他人的教导,我愿意放弃一切。。。。我的信仰不充足,很痛苦。。。但是,在这里我终于觉得我听见了:‘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

 

“除了信仰,在我灵魂中只有空虚。”(同上 236页)

 

我觉得路德说的就是我。许多次,当我讲道结束后,站在教堂的门口和离开的人们握手,有的人会夸我,范传道,你今天讲得真好。我说完谢谢之后清楚地知道,我并没有活出我所宣讲的真理。更明白一点,就是我讲得不错的地方,也大都是学来的,不过多读了几本书。

 

我的信仰不纯粹,不坚定,这令我时常感到羞愧。

 

有一位神父向路德抱怨,说自己有时候也不相信自己向教徒们的宣教。“感谢上帝!我还以为只有我一个人有这种烦恼呢?”这位神父一直到死都记着这句安慰性的话。

 

我也会记住这句话一直到死。

 

梅列日科夫斯基评论说:“‘主啊,我是信你的,但我信心不足,求你来帮助我。’这一点,任何人也没有路德感觉强烈、说和做的比他好。”

 

梅列日科夫斯基引用的,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记载在《马可福音》第9章第2024节:

 

他们就带了他来。他一见耶稣,鬼便叫他重重地抽风,倒在地上,翻来覆去,口中流沫耶稣问他父亲说:他得这病有多少日子呢?回答说:从小的时候鬼屡次把他扔在火里、水里,要灭他。你若能做什么,求你怜悯我们,帮助我们!耶稣对他说: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孩子的父亲立时喊着说(有古卷作立时流泪地喊着说):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帮助!

 

主帮助了我,这个结论比什么都重要。


2014.12.18,午夜



20111月初,肖珞弟兄带我游览德国的罗腾堡时拍摄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我为什么不愿成为基督徒?!

$
0
0



最近,一些微信转发了一篇《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
的文章,选自我1996年出版的《我为什么不愿成为基督徒》一书的第六章,原来的标题是:基督徒,你在哪里?几个转帖都略有瑕疵,所以,我发一个原版的吧。



1。那生命中没打上基督印记的基督徒,怎能影响非基督徒使之愿意成为基督徒呢?


有的学者指出,祁克果“并不傲然自命已是一基督徒,而其所努力奋斗的,乃求如何实成为一基督徒。”(注1)在我多年接触基督徒的过程中,我最关切的一个问题就是:基督徒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问自己,难道基督徒意味着读《圣经》并祈祷吗?意味着自称信耶稣吗?意味着记住了许多教义吗?意味着礼拜天来到教堂,奉献金钱,并唱诗听讲道吗?意味着受洗吗?意味着传福音,并劝人相信耶稣吗?我觉得似乎必须包含这些,但仅这些又似乎不足。基督徒生活中到底有什么东西,能使世人一看就知道这人是基督徒呢?换言之,基督徒的独特标记到底在哪里?


一九九一年秋到美国后不久,我就参加了教会的活动。最初,基督徒给我留下的印象又美好又清新。他们看起来热情、虔诚、有礼貌、有爱心、有信仰。这种新生活,一时间深深地吸引了我。但由于以前对宗教略有了解,我知道信仰能给人的生命带来一定的变化。所以,我见到的一切并没有使我顿时恍然大悟,马上决心成为基督徒。我还想再多看看、多想想,然后作抉择。


随着观察的深入,我越来越怀疑,我最初所见到的一切不过是表面现象,是在教会这种特殊的公共场合所作的特殊应酬,是对世人表演的宗教游戏。(注2)这种宗教游戏看得越多,我对它就越不感兴趣,就越反感这些人向我宣讲的那些教条,就越确信他们是在那里自我麻醉、自我安慰,自我欣赏。


我并不是认为他们不该宣扬他们的信仰,也不是嫌他们没把道理讲透,我只是不敢相信他们所讲的道理是他们自己真正相信的。理论和实践,信仰与生命,言与行在他们的生活中分离得如此之厉害,使我很难看出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注3)于是,听到他们自称自己已经被耶稣拯救,我很不以为然,认为他们是自欺,因为那套宗教仪式已成了他们习惯了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没勇气抛弃它。


我反省自己,是我太刻薄、太偏激、太理想化了吧?我不否认这些。但与基督徒相识后,我的刻薄和偏激加深了,这也是事实。我只是想知道,这些基督徒真的认耶和华为天上的父吗?当他们说自己相信耶稣时,他们是相信一套原理,或美好的理想,或崇高的道德榜样,还是又真又活的主?他们真的遇见了他们所说的主了吗?若没有,他们何苦自欺?若遇见了,为什么很难发现耶稣在其生命中留下什么标记。


那生命中没打上基督印记的基督徒,怎能影响非基督徒使之愿意成为基督徒呢?

 











(兄弟姐妹)


2。基督徒无力在我心中燃起火热的希望,我不怨他们;我只希望,他们不要打着耶稣的旗号,让我失去对耶稣的希望!


读《圣经》时,使我最震惊的就是保罗的几段话,他说:“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加二20)“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腓一2021)这两段话使我明白了基督徒到底意味着什么:即基督徒活着就是基督。基督是他们的主,他们是基督的儿女;基督使他们新生,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像基督。他们透过他们的新生命而彰显耶稣的名,使之得到荣耀。(注4


从理性上,我认为我的推论是正确的。但从我观察到的现象出发,我又觉得保罗的话是无法实现的理想,或者是只适于他一个人。连许多基督徒也这样认为。



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在许多基督徒的生命中,我很难发现基督在里面活着。与这些基督徒接触的时间长了,我就发现他们并不像我最初想像的那么纯洁、那么高尚、那么有爱心,他们的生命与世人没有什么原则性的区别。尽管他们在口头上承认,一个人不能同时事奉上帝与金钱。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追求和世人一样,以“福、禄、寿”(即幸福、金钱和长寿)或“美国梦”为奋斗目标。区别只在于:当我得到这些时,我会说这是我奋斗得来的;而他们则说,那是上帝赐给他们的。



对此,有的基督徒解释说:基督徒也要食人间烟火啊,这当然不错。但我不明白,当他们房子唯恐不大,车子唯恐不新,薪水惟恐不高时,他们心中的主是耶稣吗?那个他们想像中的基督能在他们的生命中作什么主!



我最鄙视的就是这种信仰上的虚伪与廉价!打着耶稣的旗号,理直气壮地追求世俗世界的价值目标,居然还自我感觉良好。



其实,尽管我不信耶稣,但在心灵深处,我还是为基督徒留下了一个崇高的位置,我坚信:一个真正信上帝的人,一定是善良无私的人,心地纯洁的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我之所以对基督徒期望这么高,这与我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在中国大陆生活了三十多年,好听的口号、远大的理想,我早就听够了。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对别人一套,对自己又一套,这样的人和事我看到的也太多了,早就看够了!心灵中的高尚情感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蹂躏,对圣洁生命的向往,在我心中早已所剩无几,我已经不太容易信什么了,我的失望已太多,我不愿再失望!



我并不愿强人所难,基督徒无力在我心中燃起火热的希望,我不怨他们;我只希望,他们不要打着耶稣的旗号,让我失去对耶稣的希望!那是人最后的一线希望,是人对道路、真理、生命的希望,若失去这希望,留给人的,只有永恒的绝望。




(八十年代末期和朋友们。右起第三位是我)


3.基督徒啊,如果你不爱我,你可以随便向我传什么宗教,但不要传福音,不要对我说上帝是爱。



在与基督徒的交往中,我渴望他们能理解,他们关心我去教会,参加家庭聚会,讨论基督教教义,这对我虽然很有必要,但却远远不够。我不愿意他们只是关心我信教,而不是我这个活生生的个人,这个有七情六欲,在生活的痛苦中挣扎的凡夫俗子。我常想对他们直言:当我饥饿时,你不能只告诉我若信上帝一切就都会有的,但却不与我分享你餐桌上的面包;当我干渴时,你不能只告诉我耶稣是生命的活泉,却不肯花点时间听我倾诉心头的苦闷。你也不必例行公事地匆匆地为我祷告几句又匆匆离开。这样的祈祷太虚伪,太例行公事了,我不信上帝会聆听。



也许我太敏感了,正是在教会中,我感受到了人间最可怕的冷漠,即心的冷漠;而这冷漠的心,竟与信心十足地相信自己已经被上帝拯救了交织在一起,竟紧紧地裹在神圣的话语和可爱的微笑之下!在教堂中,基督徒微笑地对我说你好,还握我的手。这热情几乎使我心中的三尺寒冰开始溶化,我有时真有点冲动,想和他们说说心里话。但是,他们已完成了聚会结束前例行的问候。他们很忙,走了。

 

 

我木然了。



经验告诉我,如果我耐心等待,下次聚会中,我还会享受到这几分钟的例行关怀。不过,在两个周末之间,我必须忍受被遗忘的宿命。基督徒在理论上不会否认,拯救我的灵魂,这任务十万火急。但他们是不是真的把这当作一回事,我就不知道了。所以,他们的微笑和问候,使我觉得好像是店员欢迎我到超级市场购物一样。



尽管我在教堂和家庭聚会中与基督徒争得很激烈,但我并不像我外表装的那样坚强、固执、豁达。我心里渴望基督徒的理解、关怀和真诚的爱,但我嘴上不愿意直接说出来。那种超俗的关系,我盼望它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但不会乞求别人赐给我。我不愿意仅仅在某个星期六、星期天成为基督徒关心的对象。更不愿意我的存在,只是为了满足他们的宗教感,使他们觉得自己关心人了,为上帝作工了!



和来自大陆的许多中国人一样,我也受过太多的欺骗、太多的伤害。只有来自天上的至诚,才能战胜那地上的欺骗;只有超出人间爱的圣爱,才能医治那仇恨遗留的创伤。我渴望在教会里触摸到一颗爱心,这爱心能证明:人世间有真诚存在!



由于这些原因,所以,当我感受到向我传福音的基督徒并没有真诚的爱心时,尽管我出于礼貌在嘴上没有说,但却在心中说:基督徒啊,如果你在心中没有与上帝相遇,不要对我讲什么上帝,因为你根本不知他是谁。若你没有被基督改变,不愿意遵从耶稣的命令而行,不要劝我信耶稣,我不想变得像你一样伪善。基督徒啊,如果你不爱我,你可以随便向我传什么宗教,但不要传福音,不要对我说上帝是爱,不要赞美耶稣来到人间“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太二十28)不要宣讲上帝如此爱世人,以致为了世人得救,竟让他的独生子耶稣死在十字架上。



我不是说这些信息不好。这些信息当然好。但是,这些好信息若出自不真信神的人的口中,一定会变味,只能造成人们对基督教的反感。


 


 (八十年代中期,苏州)


4.一个媚众媚世的讲道,怎能传导上帝的声音?而当传道人在媚俗时,他怎会相信上帝也在听着他的讲演!



有时,我非常好奇地想知道,当基督徒讲道、祈祷、传福音时,他们真的感受到那是耶稣通过他们的口而向我说话吗?他们真的能感受到上帝在看着他们吗?(注5



坦白地讲,我常常怀疑这一点。在我参加的一个布道会上,一位著名的传道人在结束他的布道前,竟当众三次咒骂他的叔叔像疯狗,只因为他叔叔恶劣地拒绝接受福音。我听后大吃一惊,一个传道人怎么能这样地咒骂自己的长辈!他连自己的亲叔叔都不肯饶恕,还能爱他的仇敌吗?于是,我不仅拒绝接受他讲的那些很好的道理,而且,连队那些受他讲演的感动而当场信耶稣的人也嗤之以鼻。



时至今日,我已原谅了那位传道人。我真愿相信那是他偶尔失言,并知道到他为此已经向上帝忏悔。我只想祈求耶稣饶恕我,因我把他的失言当作自己拒绝基督的借口,并以此攻击基督教。我希望自己在传福音时切记:“感谢和咒诅都是从同一张嘴巴出来,”(雅三10)戒之又戒,慎之又慎。因为,当自己传福音时,不仅人在听着,上帝也在听着!



几年来,我陆续听了一些牧师的讲道,尽管我不信上帝,但还是通过听某些讲道,使心灵得到了净化。我虽然嘴上不承认自己灵性贫乏,但心里时而也渴望,渴望那惊天动地的上苍之声,把我从沉睡中轰醒。



但听有些讲道时,我的心情却从来不紧张、不沉重,也没有平安。这些传道人的讲道有逻辑性、知识性、趣味性,旁证博引,论古道今,大量的宗教术语,与感情丰富的祷告交错为用,常常引起哄堂大笑。虽然如此,但我总是感到他们的讲道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在进行宗教表演。他们利用他们的知识,特别是心理学知识,调动控制听众的情感。除去那些宗教术语,他们的讲演放到心理医生那里也不错。因此,他们虽然讲解上帝的话语,但我听不到上帝的声音;他们讲解上帝的属性,但我感受不到上帝就在此时的教堂里;他们讲罪人必须悔改,但我感觉不到耶稣对罪恶的诅咒。总之,我从这讲道中感受不到力量。不是那来自人的,但却能震撼人心的神奇力量。为什么我感受不到力量呢?难道仅仅是由于我太顽固了吗?但是,即便我的头脑顽固如花岗岩,我的心也经不住来自上天的轻轻一击啊!

 

 

那源自上帝的、能震撼人心的力量在哪呢?



我认为,这些讲道的最大毛病是媚俗。(注6)一个媚众媚世的讲道,怎能传导上帝的声音?而当传道人在媚俗时,他怎会相信上帝也在听着他的讲演!



于是,他们利用丰富的宗教知识,拐弯抹角地不动声色地讨好听众,与这世界调情。他们大讲福音是报喜的捷报,但却很少提它是报忧的判决书;他们大讲上帝是爱,却似乎忘了上帝是公义的、圣洁的、忌邪的;他们高呼天国近了之后,轻轻地提一下人当悔改;讲述天堂时,他们绘声绘色,提到地狱时,他们轻描淡写;相信主所带来的好处、福气,他们罗列了一大堆,跟随主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他们稍微点点一,唯恐把听众吓跑;他们讲因信称义,但不疾呼罪人不能进上帝的国;他们慷慨地宣布,信耶稣就能得救,但却忘记了宣告,天国之门是窄的,信仰必然带来生命的改变。



圣经的锋芒被他们磨得平平的!他们原则性地宣讲人是罪人,却不敢严厉地指责罪人就在本教会里,不敢抨击这些基督徒的不圣洁的生活,不敢宣布上帝对罪恶的诅咒。在我看来,他们并不在乎得罪看不见的上帝,却不敢得罪眼前的基督徒。



与听这种讲道相反,读福音书、读先知书,我强烈地感受到了那些话语中所包含的紧张与力量。那直刺人心的锋芒,使我感到它指的就是我,而我是罪人。我不得不承认,若上帝存在,他必是忌邪的,与罪势不两立。他仇恨罪恶,但挚爱罪人,以无限的慈爱呼唤罪人悔改,“背道的以色列啊!回来啊!我必不怒目看你们,因为我是慈爱的,我必不永远存怒。这是耶和华说的。只要承认你的罪孽……背道的儿女啊!回来吧!”(耶三1214)听这泣血的呼唤,我怎能不为之动情。我的心,怎能不沉重!



夜深人静时,我曾经问过自己:真的能有那一天吗,我能够正视并仇恨我的罪孽,伏在上帝面前说:“主啊,我就是那背道的儿女!”



 

(1986年在北京中央党校读研究生)


5。如果基督徒总是像个扶不起来的阿斗,不要对我夸口你信靠的是上帝,并且他有大能。


我之所以不愿作基督徒,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看到了某些基督徒,他们明知自己的软弱却不求坚强,或是不悔不改,或是悔而不改。有一位父亲是牧师的美国基督徒,未婚,自认为从小就信上帝。他在和我探讨信仰中,竟不认为他的婚前性关系有罪,还说上帝会原谅他的软弱,因他是年轻人,需要性。


不只是这小伙子一个人这么辩解,好几次我听到基督徒谈到自己的过错和弱点时,他们总是说:我们也是人哪!我们也软弱啊。我不懂,他们这样说是赞美自己,还是根本就对自己的软弱无所谓,还是为自己不圣洁的生活辩护。



我从没希望看到的基督徒都是圣人。但我不理解的是:第一,那些基督徒那么轻松地谈论自己的软弱,似乎并不为之痛心。第二,他们的软弱大都不是由于无知,而是明知故犯,明知许多事是上帝禁止作的,即使在世人的标准来看,也是邪恶的、错误的,但他们照作不误。第三,他们轻松地讲过自己的软弱后,照旧还是软弱。这些基督徒的生活与他人毫无分别,甚至连高尚的非基督徒也不如!与其犯罪,毋宁死!这与罪绝不妥协的见证,难道只有几个圣徒能作吗?(注7


我不明白:这些基督徒凭什么自信上帝会原谅他们?就因他们是基督徒,软弱就成了他们的特权?而我不信上帝,软弱就该死?如果是那样的话,基督徒所说的上帝公平吗?上帝怎能责备自己的儿女不严于责备他人呢?这些基督徒是自欺,还是欺人、欺上帝?



令我震惊的是,某些基督徒竟模仿保罗的口气说,有谁软弱,我们不软弱呢?我们喜欢夸我们的软弱,这真太可笑了。保罗夸口自己的软弱,是赞美上帝的大能和恩典:即若离开了上帝,他就没有能力和力量作任何事情。他知道他无能,但却坚信依靠耶稣凡事皆能;他缺乏力量,所以上帝把力量赐给他。因耶稣对他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因此,保罗才“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林后十二910



初读保罗的话时,我感到完全不可思议!软弱竟与刚强结伴而行?但反复思想,却认为它合情合理。保罗绝对信靠依赖基督,他能不坚强吗?基督赐给基督徒的“不是胆怯的心,乃是刚强、仁爱、谨守的心。”(提后一7)“你们要靠着主,依赖他的大能大力,作刚强的人。”(弗六10)这难道不是基督徒生活的希望所在吗?如果基督徒总是像个扶不起来的阿斗,不要对我夸口你信靠的是上帝,并且他有大能!基督在基督徒的生命中,不可能是软弱的,如此,基督是主;基督徒在基督 面,不可能是不软弱的,如此,基督徒才会顺服。



渐渐地我看到了自己的卑劣:我高兴基督徒软弱,我从这里找到了为自己的软弱辩护的理由。我强辩说,你们信上帝也变不成一个新人,我们彼此是半斤对八两,就这么软弱下去吧。圣洁的生活是高尚,但我过不了,你们基督徒也过不了。我更认为,人就是那么回事,信不信上帝,生命都没什么两样。



 

(1993年在美国社区大学读书)


6.我真希望基督徒能明白,不必怕我看你,要怕你不看基督,要怕我在你的生命中看不到基督。



看到那么多软弱的基督徒,我不仅对他们的信仰打了问号,更对这个信仰本身产生了怀疑。为了解除我的疑问,有的基督徒告诉我,要看基督,不要看基督徒。这个忠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使我能将注意力集中到《圣经》所记载的耶稣上。但我还是摆脱不了一些疑问:上帝是灵,从来没有人看见过上帝,我怎么能看见他?耶稣若是又真又活并赐人新生命的上帝之子,他必能活到今天,不仅活在宇宙中,也活在基督徒的心中,成为他们生命的主人。若基督没有活在基督徒的生命,我怎能看见基督活到至今呢?



再说,基督徒既然向我传福音,我怎么能不看他们呢?基督呼召人们成为他的门徒,不正是要让世人看到生命的光,看到新生命的榜样吗?(注8)保罗说:“上帝把我们使徒明明列在末后,好像定死罪的囚犯;因为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林前四9)基督命令基督徒必须让世人“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四1416)这些话不是很清楚吗?基督徒正是基督要世人看的。

 

 

我真希望基督徒能明白,不必怕我看你,要怕你不看基督,要怕我在你的生命中看不到基督。不要叫人们看见你的坏行为,就将脏水泼到基督信仰上。



其实,当观察基督徒时,我并不在乎他们位高权重,但想看他们身居高位能否谦卑地为普通人服务;我虽然偶尔会嫉妒他们钱多,但更想看他们身为富人能否过简朴生活并慷慨地周济穷人;我当然敬佩他们学问高深,但更想看他们是否德性高洁,敬畏上帝。说到底,我要看基督徒的生命是否有基督同在,并发出了基督的光。我要看圣灵的果子,如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等等,是结在基督徒的嘴上,还是洋溢在他们的生命中?



我要通过基督徒看基督。我要通过观察基督徒是否活出了基督的生命,看基督的生命是否可以被人活出来。当我看见基督徒并没有基督的生命时,我连基督也不想看了。我更加确信,基督的生命是好,但却不是人可以活出来的。那些教会名册上的基督徒大概没有想到,在世人面前,他们竟扮演了一个刽子手的角色!他们杀死了耶稣,杀死了人们对耶稣基督的盼望。



有的基督徒埋怨,世人衡量基督徒的标准太苛刻了。但是,这难道是坏事吗?人们毕竟没用狱中罪犯的标准来衡量基督徒,而是使用《圣经》中的标准。基督徒如果不愿意世人使用《圣经》的标准衡量他们,应该去责备提出这标准的上帝,而不是运用这标准的非基督徒。尽管他们和我一样,常常是出于不良动机而运用这个标准,进一步说,我也不愿听基督徒对我讲《圣经》是上帝的话,如果不用《圣经》衡量你我,大家彼此也许都会舒服点。



我想告诉基督徒一句心里话:其实世人看不看你们,你们不必过于在意!这毕竟是人在看你们。但你们若相信上帝是又活又真的,你们能不信他正在看着你们吗?你们感到了他的目光吗?你们的感觉怎么样,心中敬畏上帝吗?基督徒应欢迎世人看你,应该抓住这个宝贵机会,让人们透过你的生命看到基督。





(1998年5月16日,在慕迪 Moody圣经学院获硕士学位)


7.他们确实得到了他们所祈求的东西,但我真不知道,这是上帝给他们的,还是扮成天使的魔鬼给他们的!


我真高兴,在教会的聚会中,我听到了一些美好的见证,它们使我感受到了爱、无私和崇高。这样的见证,使我心服口服。但我听到的另一些见证,却使我困惑了。这些见证大多是当基督徒有了物质需要之后,就向上帝祷告,即使满足他们的需要必然要伤害他人的利益,他们也照样祈祷不误。奇怪的是有求必应,上帝竟充充实实地赐给他们了。我相信,他们确实为自己的需要祷告了。也相信,他们确实得到了他们所祈求的东西,但我真的不知道,那些东西是上帝给他们的,还是打扮成天使的魔鬼给他们的!到底什么是奉耶稣的名祈求?什么是打着耶稣的旗号妄求?我不明白。



为什么尽管他们的祷告总是围绕着“我”打转转,上帝却总是满足他们?是上帝对祷告不加任何限制条件,有求必应?还是上帝成了他们实现一己之欲望的工具,被自私的人所利用,还是上帝对信他的人偏心,尽量给他们带来好处、利益。《圣经》中那圣洁的上帝,怎能如此这般地同这样自私自利的人同流合污呢?



我的利益,我的好处,我的需求,我!我!这祈求和这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盛行的时代,怎那么合拍?和人心中那最自私的欲望,怎那么吻合?它能荣耀耶稣基督吗?



一些其他宗教的信徒,不是也持守这有求必应的信条吗?他们不是也发现他们信的神给了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吗?这种“有求必应”式的祷告,彼此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这些灵验了的祈祷,能说明什么!一些人相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们也是围绕“我”而追求,并且也得到了他们所追求的,他们认为他们靠的是个人奋斗,运气好。相比之下,某些基督徒就聪明多了,他们把自己的真实动机,用高尚的宗教词汇掩藏起来,在最崇高的名义下,追求最自私的东西。



当有的朋友与我讨论这类见证的真实性时,我往往认为不屑一顾。我说,如果基督徒连这点牺牲精神都没有,耶稣真是白白地为他们死在十字架上了。如果祷告就是不断地向上帝索取,即便会伤害他人,照样索取不误,那我情愿不祈祷,从而不去伤害他人。我不是认为基督徒不该为自己的事向上帝祈祷,我只是觉得基督徒不该像支使仆人那样地命令上帝,我要看到在基督徒的祈祷生活中,基督怎样使他们分别为圣了。



有时朋友问我,他们的祷告怎那么灵!我说,未必。那些失败了的祷告,他们不说就是了。在与基督徒的交往中,我非常希望他们能超俗一些,别像世人一样,用隐私权把自己裹得紧紧的。多一点不是来自人的遮掩,而是来自上帝的坦诚。就拿祷告来说吧,他们不必害怕把那些上帝没有答应的祈祷告诉我们,这样的祷告不会太少。这样见证的效果未必不好。它至少可以使我深思,上帝不答应什么样的祷告,或什么是妄求。这样的见证并不会否证上帝的大能,它只能证明基督徒也是罪人,即使在祈祷中,还是罪人:因为他们常常只为自己求,只求得到自己的好处。



当我读过戴德生、王明道、倪柝声等圣徒的传记后,我完全相信是上帝听见了并且应允了他们的祷告。从他们的祷告中我看见,他们是为了荣耀上帝而求,为了爱上帝爱世人而求,为了得到圣洁的生命而求。他们求神的国、神的义。他们奉耶稣的名而求。在他们用圣洁的生命所作的见证中,我强烈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光,在这耀眼的真光下,我看见我的生命很可怜,很无聊。拒绝向上帝祈祷,这就是我是罪人的铁证。




 

(我们家)


8.人若不结束以自我为中心的旧生命,他不会在十字架上与耶稣同死。人若不死在十字架,他不可能经历十字架上的基督与他同在。



我个性的一大缺点就是有时太偏激了。但目睹基督徒像推销商一样推销上帝,虽然尽力克制自己,但我还是难以心平气和。他们说,只要你口里承认(耶稣为主),心里相信(基督从死 复活),就能得救,升天堂。他们把接受耶稣赐给的救恩,换成了接受一些教义,好像只要人承认那些教义,就成为上帝的儿女了。这种说教对我没有任何吸引力。我不信,相信耶稣就像买人寿保险一样,买了,就有了进天堂的门票。今生的好处占全了,来世的便宜也少不了。天下哪有这样便宜的好事!



我相信常识:便宜没好货。信仰是入死出生的大事,它是生命方向的根本转变,这决不可能是点头表示相信几条教义就完事了!若心里相信基督从死里复活,但心中却没有圣灵的感动,没有作一个新造的人的渴望,不在生活中把基督赐给的新生命渐渐地展现出来,那么,口称信主,不过是自欺。



耶稣宣称他是赐给人新生命的主,人不可能接受耶稣为主,却拒绝接受耶稣基督赐给他的新生命;人如果不弃绝旧生命,不可能接受耶稣赐给的新生命;人如果遵循现实世界的原则(福、禄、利、寿)而生活,不可能弃绝他的旧生命。人若不进入耶稣的生命并进而得到他的生命,耶稣宣告的十字架上的真理与他有什么关系!



阅读《圣经》使我体会到:耶稣赐给基督徒的新生活,是十字架下的生活。人若不首先对耶稣顺服,他不会看见十字架;人若不结束以自我为中心的旧生命,他不会在十字架上与耶稣同死;人若不死在十字架,他不可能经历十字架上的基督与他同在。人唯有舍己,才能背得动十字架!人唯有背起十字架,才能看见十字架上的主,才能知道他跟从的是耶稣。



我对自己说,信上帝如果只是相信一些教条,或一些道德律令,或一个理想,我统统都不信。世上的教条和道德律令都已经太多了,谁还愿再被新的条条框框所束缚!古往今来,有多少理想都变成了幻想、空想、狂想,何必再增加自己的失望。



若是我信,我只信一个又真又活的神,一个把我的旧生命击毁的主,一个使我心意更新的圣灵,一个我可以绝对信赖,永远与我同在的上帝。



 

9.基督徒如果用耶稣的慈爱,关心、理解世人灵魂中的苦恼和挣扎,用爱服事他们,什么铁石心肠能不为之融化呢?



我在与基督徒探讨信仰的过程中,往往过于苛刻,对他们在口头上表白自己信仰如何纯正,信心如何坚强不大感兴趣。这不是因为我不尊重他们,而是因我只能看见他们的行为,看不见他们的内心。何况,他们也无法把他们的信心和爱心掏给我看。(注9


我心想,若你们真想让我有一天也能信耶稣,你们最好把你们的信心和爱心表现出来让我看!让我透过你们的生命看到你们的信仰是生命之道。让我看到你们的新生命时,不得不相信你的信心和爱心来自上帝。不错,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未必有自耶稣而来的对上帝的信心;但是,如果基督徒不能以自己的美好生命为耶稣作见证,怎么能让我相信你心中有天国?



我觉得林语堂对中国人的观察大体是对的,“在事实上,中国从来没有人因教义而信基督教,中国人信教,都是因为和一个基督徒人格有过亲密的接触,而那个基督徒是遵守基督‘彼此相爱’的教训的”。(注10



在教会以及家庭聚会中,我多次和基督徒争论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争得面红耳赤。但我从来没觉得他们说服了我,反而为自己舌战群儒自鸣得意。但我从没和一位名叫林道真的姐妹辩论过。我自信她绝对不是我辩论的对手,她甚至连普通话也讲不好。但我没有勇气和她争论。我能感受到她对人的慈爱,是发自内心的,是诚挚无伪的。那是来自天上的爱,是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生命之光。我在她的生命中看到了耶稣基督,在她面前,我感到了自己人格的缺陷。她用那无言而又无私的爱,一再地击中了我那颗顽梗骄傲的心。她那种圣徒般的性格吸引了我,迫使我反省,她是人,我也是人,为什么我没有她那柔和谦卑的生命呢?



我相信爱是来自天上的语言,她无声,却胜过一切有声。只有在爱中,心与心才能相印,人与人才能理解。我在林道真家的多次聚会中,一次次和基督徒激烈争论,对她的先生也口下不留情。我妻子很不安,向林道真道歉。她却高兴地告诉我妻子说,她很高兴。她看到我是在认真地追求信仰。她相信主会带我的。这些话是在我相信了主后,我妻子才告诉我的。



我能说什么呢?主啊,我感谢你!是你使她能理解我,等待我。许多人只听到了我对基督教的激烈批评,她却用爱主的心直觉到了我的心,那颗焦虑、痛苦、倔强的心:寻找基督,但不知基督在何方;渴望信主,但不愿不死心塌地的跟从他。由此我想,基督徒如果用耶稣的慈爱,关心、理解世人灵魂中的苦恼和挣扎,用爱来服事他们,什么铁石心肠能不为之融化呢?



我还非常幸运地与一个执著地相信耶稣的白人青年伯悦德(Brad)成为挚友。二十七岁未婚的他,在性关系的严肃态度,使我相信他对耶稣的信仰是认真的,我愿意跟他探讨信仰问题。两年来,我们常常交换彼此的看法,这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两年后。当得知我信耶稣时,他哭了。一个年轻人为我信耶稣哭了。这世界上,第一次有一个白人为我而哭,他是基督徒!主啊,他的泪水是感谢你的泪水!他感谢你听见了他的祷告。他为此祷告了近两年,他只向你表达他的心声。在我们真正成为弟兄之前,他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他一直在为我祈祷。我们彼此非亲、非故,亦非同种、同文。但他爱耶稣,所以他在我心灵饥渴时,给我水喝,这水自天上来!



主啊,三年多的苦苦寻找,在那个深夜,我终于听见了你对我的呼召,“你要跟从我,作我的门徒”。我从心里对你说:主啊,我跟从你。


附注:


1。谢扶雅,“祁克果的人生哲学导论”《祁克果的人生哲学》,第10页,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86年。


2。陶恕说:“许多人简直看宗教如游戏一般,此种宗教的游戏,实在比一切的游戏被人玩得更普遍,玩者更多。”《超然的经历》,第20页,宣道出版社,1990年。


3。陶恕说:“在教会中,理论与实践的鸿沟是如此之大……(使人)惊异得不敢想像二者有任何关系。”《义人之根》,第61页,宣道出版社,1992年。


4。坎伯·摩根说:“基督徒就是有基督在他里面成形的人,基督透过他将自己彰显出来,基督并与他同工,在苦难中与他交通。”《活着就是基督》,第9页,美国活泉出版社,1993年。


5。陶恕说:“许多祈祷时口若悬河的弟兄,如果认识到神是认真地聆听人的祈祷时,恐怕他会马上停止祷告。”《午夜的复兴》,第39页,宣道出版社,1992年。


6。昆德拉认为,宗教信徒与非宗教信徒在价值取向之间的差别的淡化,是宗教媚俗的典型现象。转引自刘昌元文,见《二十一世纪》,第12月号,1993年。


7。坎伯·摩根说,“与其犯罪,还不如死。那正是历来殉道者的写照……基督永远挺立不屈,并且声称情愿死亡也不选择犯罪。”《活着就是基督》,第51页。


8。王明道说:“我们应当教训信徒不要看人,但我们却当在凡事上作众人的模范。因为在事实上大多数的信徒还是看人。”《忠告守望的人》,第30页。


9。王明道说:“如果我们没真实的好行为,我们不但不能表示出来我们 面所有的信心、爱心、忠诚、热枕,恐怕连我们里面是否真有这些,也成为疑问了。”《王明道著作每日选读》,二月二十日,基道书楼,1982年。


10。林语堂,《信仰之旅》,第250页,道声出版社,1992年。

 



(1994年,全家福)


(1973年还乡做农民,和二姐及外甥女)


 

(80年代末期和恩师张岱年及师母在一起)



(1986年,访问梁漱溟)



和中央党校导师刘宏章夫妇及宋惠昌(右二)在一起




(八十年代)














(女儿飞起来了)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终于见到了她——看“梵高博物馆” 之一

$
0
0



没想到今年我会见到她——梵高博物馆,梦了许多年,当美梦终于成真的时候,我心中一再说,感谢主。

 

几个月前,我接到了纽伦堡华人基督教会的邀请,让我在圣诞晚会上布道。买机票时经纪人宁小姐告诉我,现在只有荷兰航空公司(KLM612次航班的票最便宜,在荷兰转机,到达阿姆斯特丹机场的时间是当地早上715,下午425转机到慕尼黑。中间需要等9个小时。票价1198。上午10点多也有一趟飞往纽伦堡,但贵80多美元。

 

阿姆斯特丹,9个小时,便宜8美刀,我立即想到位于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Van  Gogh  Museum),犹豫了一下后我说,就买最便宜的机票。然后,我在经常去的一个群内发消息问,有没有兄弟姐妹在阿姆斯特丹,可以接待我一回。我想节省时间,在博物馆里多看一会儿。不久,一位意大利的姐妹说,她帮助我联系一下,我们俩聊后才知道,我几年前去意大利北部布道时还见过她弟弟。她不久后告诉联系到了丁弟兄,他会接待我。和丁弟兄几次联系后,他说,没问题,22日早上,机场见。

 

1221日下午讲完道回家后,我打开微信一看,丁弟兄说,他周六返回荷兰后,教会负责人要求他在23日讲四场道,无法接待我了,但根据我掌握的资料,找到博物馆完全没问题。我回了一个字:“啊”!

 

急忙打电话给另外几个老朋友,都说很抱歉,帮不上忙。立即上网,查从机场到梵高博物馆多远,居然不到14公里,我怎么也不敢相信!狠下心,去。妻子立即帮我预订好门票——E-ticket15欧元。明年将涨价为17欧元。参观时间,9点,第一批访客。

 

22日中午,张洵弟兄请我们吃饭,日本寿司自助餐,11美金。我大吃一通,准备把到博物馆吃午饭的时间省下。饭后他送我到了机场。预订425分晚点起飞的班机晚点40分钟后起飞,我在飞机上纠结了一会儿,到达荷兰机场后,是坐公共汽车,还是乘出租车去博物馆。飞机落地后,已经是802,立即不纠结了,乘出租车。830走到机场的小广场前,一看那么多人我庆幸,还好,丁弟兄没来接我,很容易错过人。上出租,告诉司机,去梵高博物馆。20分钟能到吧,他说,可以。车一启动,计价器的数字就不断跳动,1010153018分钟到达博物馆,44欧元。

 

太高兴了,梵高,好兄弟,我来了。

 

我终于来到了梵高博物馆,离开门时间还有10分钟,门前,七八个人和我一起等待。20141223日,我是第二个进入馆内的游客。

 

存好背包,立即进入展厅。这一看就是四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休息。从一楼到四楼走了好几个来回,《吃土豆的人》,《杏花开了》,《麦田昏鸦》和《播种者》等几幅名画,看了又看,还是看不够。

 

到下午一点了,不得不赶回机场。于是,到一楼取存放的背包。但我把身上的口袋都翻遍了,还是没有找到存包的条子。跟工作人员说后,他们让我等等,他们找保安来。这几分钟的等待,吓坏了我,除了护照和钱包外,我所有重要的东西都在背包里,谁捡到了提取的条子就可以把包拿走。主啊,求你保守我。

 

一个女保安来了,带我进入物品存放房间,我跟着她一边走一边告诉她包里的东西,转了一圈,没看到我的包。我想完了。她带我沿着架子再走,就在第一排架子的最底层,我看到了我的包。只掏出了一本中文书给她看,她就笑了,示意不用翻了,也没要求我填什么表,就和我一起出来了,并祝我有一个快乐的旅程。

 

我问她,怎么乘公共汽车去机场,她告诉我乘97路,离博物馆门口不远,并写下一个小纸条。我很快找到了汽车站,一个等车的老年妇女告诉我,去机场的197路是红色的车,很好认,十多分钟一趟。问多少钱,她说不知道。说你上车现买票就可以了。我上车后司机告诉我,五欧元。

 

2014.12.24 写于纽伦堡。










以下转自网络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吃土豆的人》——看梵高博物馆之二

$
0
0


进了梵高博物馆后,我存好背包,马上进入一楼(博物馆标示为0层)展厅,这里展出了好多张梵高的自画像,匆匆看过一遍后我立即上楼,计划把其他的先看过一遍后,再从头细看几张代表作。

 

上了二楼(1层),我大致看了迎面的几张画后,就在《吃土豆的人》的前面被钉住了。在许多的梵高画册上看到过这幅画,但站在原作面前还是激动不已。太震撼了。

 

梵高说:“我自称为农民画家,这是事实,你将来会日益明白。在乡村,我感到自由自在,跟矿工、挖煤者、织布工、农民在火炉边度过的许多夜晚,我并非一无所获——我更努力地画他们。连续目睹农民一天的生活,我已经深入其中,几乎不再想起别的事务。1

 

《吃土豆的人》是梵高画的第一幅大型的“真正的农民油画”,画于1885年,82x114厘米的画卷,它在一面雪白的大墙显得无比沉重。梵高自认为这是他画出的最好的一幅画,他说,“ 我尝试表现这些在昏暗灯光下吃土豆的农人,他们是用自己的手从土里挖出土豆,也是用自己的手从盘子里拿土豆。让画面诉说劳动者如何辛苦地赚取他们的食物。”

 

梵高是在穷困状态下画出这幅巨作的,米勒的名言激励引导着他:“我从来也不想免除苦难,因为那可以使一个艺术家更有表达的力量。。。。这就是米勒,他一无所求——在我看来这意味着他是画家和人类的榜样。”(注2)他激赏人们对米勒笔下人物的经典评论:“他的农夫看起来是以其播种的泥土画出来的。”

 

沾着泥土的马铃薯的颜色,这正是梵高在《吃土豆的人》中的追求。这幅画粗看是十分暗的灰色。从亚麻桌布,到墙壁,到农夫的脸和服装,一片乌黑。梵高认为,传统的关于农民生活的画表现出的光亮是不真实的。“一幅农民画如果有熏咸猪肉和蒸马铃薯的味道,很好,那并非不真实;如果画中的牲畜圈有粪味,如果田野有小麦或马铃薯,有鸟粪或肥料的气味,那是真实的。。农民画中,不应该充满香味。”因为如此,画中人物的头部原来已经画完了,他又狠下心来重新画,让色彩, “像是一只泥土还沾在上面的没有削皮的马铃薯的色彩。”(3

 

不加任何修饰的不仅是自然——土豆和房屋,尤其是人,劳动者,贫穷的农民,一盘子土豆,这就是他们的主食,一天辛勤地劳动后,腹中空空的人们,只能用土豆来充饥。真实,赤裸裸的真实,贫穷社会的写照,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劳苦人的尊严,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养活自己,甚至,连自己也养不活。画面中没有温馨,没有欢乐,连阳光也没有,除了微弱的油灯的红色后,连一丝彩色也没有,阴暗,沉重,严峻,笼罩着一切,怎么也想不到梵高两三年后就画出那么多绚丽的色彩,如大浪奔流。

 

女主人正提着壶,往四个灰白的碗里倒茶水,虽然也是浓浓的灰褐色,但不会是咖啡,对于吃土豆的人来说,那太奢侈。唯一的正对着我的老头子,手中举着一个土豆,是要递给老伴,还是夸老伴今天的土豆烤的真好吃?他的眼神和嘴角露出一点点的满意,但是老伴低着头,没有看到他的目光。

 

女主人的对面,是她的儿子和儿媳妇吧,他们的手正用叉子扎一块土豆,但眼睛根本就没有看叉子,儿子似乎看着母亲,儿媳妇的双眼瞪得滚圆,盯着正前方,或许,儿子在想明天不会下雨吧,要是下雨,地就粘了,没法收土豆。也许,他太累了,心里正叹息,命苦啊。他的媳妇,也许是盯着角落的一堆脏衣服,心想,沾太多的灰了,明天干完活,得洗洗了。

 

突然感到惊恐,这一家人,正在一起吃晚饭,但却没有一个人看着另外一个人,没有亲切,没有喜悦的交流,年复一年,就这样的日子,煎熬。

 

墙上一个圆形的挂钟,时间指向7点。这么晚了才吃晚饭,可以想象,他们这一天的劳动是多么辛苦,从日出到日落。我想到了当年下乡的时候,吃过午饭后,立即到地里干活,一干,就是五六个小时。太阳,你怎么还不落啊。在灰暗中收工回家了,心里不断地转悠两个念头,累死了!饿死了!吃饭时有时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就想赶快填饱肚子,躺下就睡,从此不再醒来。

 

上三楼四楼看过梵高的其他巨作后,我又回到了《吃土豆的人》前,这一次,我注意到了墙的左上角,有一小幅画,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小画的底部,一些看着耶稣的人头。这是这户农家的唯一装饰品。梵高为什么画上它——一个受苦的耶稣基督?

 

就在这层展厅,还挂着梵高同时期(1885年)另外一副成熟的作品——《纽南古老的教堂塔楼》,又被称为“农民墓地”,一个正在拆除中的古老教堂。有专家解释说,梵高想表达的意思是:宗教会消失,但农民的生活照常进行下去。那梵高在这前后为什么还画饭前祷告谢饭的农民,读圣经的农民。也许,他要表达的是,宗教在衰落,但信仰长存,耶稣永在,他是受苦人的唯一盼望,因为他与受苦的人一同经受痛苦,使他们在苦难中可以忍受下来,有尊严地活着,有盼望地走向明天。

 

梵高告诉朋友,这幅画 “尽管它本身是十分暗的灰色,但在画面上看起来是白的。”是的,慢慢地适应了那暗灰色后,会发现一片淡淡地发亮的白色,这光线来自一盏吊灯,它位于整个画面的中心,把整幅画联成了一体,一线光,从上而下,在黑暗中明亮。那灯光,虽然被一圈黄红色的光晕罩住了,但却显得更明亮,更柔和,为黑暗中带来温暖与希望。正如我的好友临风兄所说,“这灯光就是梵高作为‘爱’的符号。就如他往年把福音的光带进了农民和矿工的小屋,梵高常常用这个‘从上头来的光芒’的符号来表达上帝的慈爱。他在说明,虽然是贫苦的农家,但上帝的爱还是照耀着他们。”(注5

 

最后一次看《吃土豆的人》,我终于注意到了那个背对着画面的小女孩,她还扎了两个小牛角辫子,系着黄褐色的头绳。看不到女孩的脸,从她的头到连衣裙,几乎一片黑色。梵高为什么不让我们看到女孩的脸?这是一张什么样的脸?眼睛明亮吗?她是在笑,还是皱眉头?也是在吃土豆? 也许,她闭着眼睛叹气,但我什么也没有看到,只有一片人黑色的背影渐渐潜入我的心,那,是我少年时代的身影。终于盼到吃饭的时间了,肚子早就饿扁了,但是,不仅没有肉,没有鱼,也没有大米饭。一盘咸菜,全家六七口人吃。一人一碗稀饭,天天晚上如此,妈妈说,孩子,妈知道你们吃不饱,但家里就这点粮食了,怎么也得连上月底。喝完了粥,早点睡,就不饿了。我点点头,几口吃完了饭碗中的稀粥,然后,伸出长长的舌头,把沾在碗里的薄薄的玉米面舔得干干净净。然后,然后,然后是什么么哪?

 

我扭头,探头,看看哥哥,看看弟弟,他们也和我一样,碗里空了,舔干净了。我不敢抬头看母亲,我知道母亲一定在看着我们,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她自己的那碗稀粥,一定是没吃几口。妈妈舀了一汤匙稀粥给哥哥,给弟弟,给我,妈妈说的还是一句话,妈不饿。孩子,你们正是长身子的时候,多吃点。妈妈有时会叹气,说,咳,你们怎么就托生到咱们家哪,连顿饱饭都吃不上。

 

终于到夏天了,自留地的土豆收回家了,妈妈还让我们到地里摘些豆角,土豆炖豆角,在大铁锅里炖,菜上边的锅边,还贴了一圈玉米面的大饼子,金黄。有时,菜里面还有几小块腊肉,酱紫色。妈妈说,今天你们可劲吃!

 

多么美好。离共产主义社会不会太远了,老师说,那时候,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全都能吃上土豆烧牛肉。我坚信,一定是可劲地吃,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那时我还不知道,在这三年大饥荒中,中国大陆活活饿死了三千万左右的人,他们绝大多数是农民。我听大人说,毛主席都不吃肉了。后来才知道了,他吃鱼。他还把粮食送给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那些国家,没有人挨饿,没有人被活活地饿死。

 

我知道了梵高画笔下那个女孩子的脸,绝望。她所有的盼望,一到饭桌上就都消失了,希望立即变成绝望。我突然明白了:吃土豆的人,是我!

 

2014.12.25 30,从纽伦堡到芝加哥

 

注释:

致提奥   1885515日, 纽思南

不知道我们是否将赚钱,但如果赚的钱只够让我勤奋工作,那我也满足了,重要的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敢坚持认为《吃马铃薯的人》在将来也会有它的价值。——222

 

1,注2,注3,注4,《梵高艺术书简》,新星出版社,第 212页;第211212218219页;第219页。

5,临风著 《绘画大师的心灵世界》,江西人民出版社,273


 














本组图片全部转自网络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我站在了希特勒站过的检阅台前——纽伦堡记事之一

$
0
0



上一次去纽伦堡是
2010年年底,我站在了一个巨大的检阅台前,当年,希特勒曾多次站在这里,检阅着几十万“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党员,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精神昂扬,高呼口号,挥手向希特勒敬礼,激动不已地接受伟大元首的检阅,那个季节是秋季,九月金秋,一年一度,大检阅,紧接着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全国党代表大会之后,从1933年开始。而我站在那里时是冬季,2010年的最后一天,大地上铺着一层薄薄的白雪,天空灰暗迷蒙,伸出手就能抓住满满一大把的阴郁。

 

这个地点,就是纽伦堡的齐伯林广场(Zeppelin Field),当年,它是德国荣耀的象征,如今,成了德国和人类耻辱的标记。当我站在那里时,我看见的不仅是德国的耻辱,还有我的祖国,因它还没有像德国那样知耻,就连在和平时期的三年内三千万左右的中国人被活活饿死这样的人间惨剧,至今还被遮掩着,没有一个冤魂被公祭!

 

是肖硌弟兄把我带到这里的,他说,我一定会对这里感兴趣。

 

那天,我们在老城区转了一会儿后,就开车到了纽伦堡的郊区,肖硌说,我们去看齐伯林广场吧,当年,希特勒就在那里检阅纳粹。

 

好大的一个广场,空空荡荡,地面上,黑白两个世界;靠近检阅台,覆盖着一层白雪。台下,雪被清除了一块,露出了黑色地面,成了一条狭长的停车场。昔日,这里是六十米宽的阅兵大道,长达两千米。停车场外,白茫茫一片。更远处,一条树林裸体,黑乎乎地站在寒气中。天上没有太阳,乌云一层层,灰色的气息向四面八方弥漫。

 

广场对着一个长长的观礼台,分三层,观礼台的正中央,一个不大的检阅台,只能并排站四五人。后面,十来层巨大的台阶,一阶高过一阶,直到一堵巨墙前止住。过去,那面大墙的正中央,悬挂着纳粹的标志,万字徽章,如今,它早已经被拆除了,大墙上一无所有,只有寒气与阴气游游荡荡。

 

我站在了正对着检阅台的下方,仰着头看检阅台,意识突然模糊了,我看过照片,那些被检阅的纳粹分子,经过这里时,激动地仰望着元首,高喊着,哈伊希特勒!据说,德文是Heil Hitler!意思就是“希特勒万岁!”

 

画面重叠,我听到了千千万万的红卫兵眼望着“伟大领袖”,挥动着红宝书不断地欢呼:“毛主席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我想起自己当年听到这欢呼声时的激动,兴奋,狂热,幸福,还有留下的几行热泪。

 

如果我当年是一个德意志少年,我会不会成为一个纳粹分子。我站在白雪中问自己,会的,一定会的。想当年,当我因年龄小而不能成为红卫兵时,我是多么痛苦啊。十一岁那年,当我终于成为红小兵时,激动地唱起“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一道栏杆拦住了检阅台。我问肖硌,能上去吗?肖硌说,能。有一个入口。观礼台上的雪没有铲,白雪中留下了一行脚印,印迹深处,点点薄冰,微光惨淡。随着吱吱声,我登到了检阅台的最高处。一侧,立着一个牌子,牌子上贴了几张老照片,一张是当年这个广场的风貌,看上去颇为宏伟,高大的一排圆柱,组成长廊,对面,两面旗帜飘扬,天空,云彩翻滚;还有一幅,是这个长廊被爆破了,浓云滚滚。

 

如今,这里只有长长的台阶被厚厚的积雪盖住。

 

站在最高处看齐伯林广场,白茫茫一片,黑乎乎又一片,阴郁的气息将黑白两个世界连成幽暗的一体。远处,三面被大树环绕着,似乎是冷眼看着下面的土地。正前方的更远处,两行迷茫的树影,夹住了一条笔直的大道,向更远方延伸,愈远,愈加迷茫,直到消逝在阴郁的长天中,汇为一色,让凌乱的云影抓住树影的凌乱。

 

肖硌说,这条大路没有完工,当年,希特勒想把它修成罗马大道,一直到罗马。

 

难道希特勒想让这个纳粹党的广场,成为世界的中心?我心里纳闷。

 

几个人从另一侧上来了,几声感叹,很快就被坠入了空茫之中。

 

我小心地往下走,一直走到正中央前方的检阅台上,它就像一个拳击场那么大,三面围起了栏杆,当年,希特勒就是站在这里,一次次地检阅他的党员。站在那里我发现,这正是一个俯视广场的最佳角度,不高,也不低,底下走过的人群,可以看到希特勒的身形,但又不能看清楚。而在希特勒的眼中,这只是一片,蚁群,或者说,人民,群众。密密麻麻的一群,一模一样,同一个动作,同一个神态,同一个心愿,集体疯狂。

 

他,希特勒,就是人民的凯撒,帝王,元首,超人。

 

调动起德意志人民的全部情感,从爱国主义到对大独裁者的崇拜,把这一切,集中在希特勒一个人身上,他就是党,他就是德意志,他就是伟大领袖,他就是人民的大救星,他是希望,他是力量,他是德意志复兴的唯一保障,他是人间上帝!

 

意识在不同的空间穿越,小时候最熟悉的一句话来到了心中,他是人民大救星。眼前,一片红海洋翻腾,万岁的口号声惊天动地。我不由得像贾宝玉一样恍惚地问,我在哪里?

 

摇摇头,红色不见了,前方, 还是一片灰茫茫,天地阴沉。我转过身问肖硌,可以在这里喊“哈伊希特勒”吗?肖硌说,绝对不可以,这是犯罪。

 

二战后,德国制定了相当多的法律,禁止纳粹。

 

好,犯罪就是犯罪。罪犯就是罪犯。希特勒是罪犯,德国人的耻辱,人民公敌。纽伦堡审判曾用两个新的罪名来审判那些罪大恶极的纳粹要犯:“危害人类罪”与“反人道罪。”如今,这两个罪名归为一个:“反人类罪”,“反人类罪”,这就是一切大独裁者的共同罪名。

 

我和肖硌一起离开了检阅场,心情非常压抑。纳粹及其希特勒在德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和道义的审判,但在其他地方呢?

 

还要等到何时?

 

写于2012.4.25

2014年岁末再访纽伦堡归来后略微修改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37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Latest Images